基于多指标、多尺度的中国极端高温事件时空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增多,进而对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带来了深远影响。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增加、流动人口增长、社会财富积累和落后的基础设施,我国越来越容易受到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因此,正确识别我国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助于全面认识我国气候变化过程,并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我国极端高温的认识尚不清晰,有待从多指标、多尺度和多个层次上对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探索。为此,本文根据全国1961–2014年494个气象站点的日最高气温数据,从站台和区域两个尺度,高温和热浪两个层次,基于相对阈值(TX90)和绝对阈值(35℃、37℃、40℃)分别选取高温的强度和频次,热浪的频次、强度、持续时间、幅度和日数等指标,对我国极端高温事件进行了综合视角的诊断分析。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了高温和热浪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阈值高温覆盖全国,频次主要集中在7–15次/年,强度存在显著性区域差异,新疆自治区和东部季风区强度最强,其次为除新疆以外的北方地区,青藏高原强度最小。绝对阈值高温分布在除青藏高原外绝大部分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自治区和中国东部的长江和黄河中下游流域;总体上南方地区高温频次更多,而北方地区平均高温强度更强;阈值越高,全国站台的空间覆盖范围越小。相对阈值热浪覆盖全国,绝对阈值热浪主要分布在新疆自治区和中国东部的长江和黄河中下游流域;按照相对阈值,年均热浪强度和幅度南方整体上大于北方,按照绝对阈值,年均热浪强度和幅度北方整体上大于南方。⑵分析了高温和热浪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阈值高温强度呈下降趋势的站台主要集中在新疆自治区和东部季风区,其余地区则呈上升趋势;绝对阈值高温的强度和频次,以及相对阈值高温频次,呈下降趋势的站台主要分布中部地区和新疆自治区,呈上升趋势的站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和新疆自治区。青藏高原不存在绝对阈值热浪,而相对阈值热浪五个维度指标都呈显著性上升趋势;相对阈值热浪呈下降趋势的站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和新疆自治区,绝对阈值热浪呈下降趋势的站台分布在中部地区和新疆自治区。整体上,在区域尺度,相对阈值热浪在北方地区上升速率最快,绝对阈值热浪东南沿海热浪频次上升速率最快,显著性最高。⑶探索了典型区域的高温和热浪趋势差异。高温和热浪在全国、中国北方地区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基本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热浪频次和热浪日数在全国、北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呈上升趋势,在中部地区呈下降趋势。相对阈值热浪持续时间在全国、北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呈上升趋势,在中部地区呈下降趋势,绝对阈值热浪持续时间除东南沿海地区外都呈下降趋势。相对阈值热浪强度和幅度时间在全国及三个典型区域都呈上升趋势;绝对阈值热浪强度和幅度时间在全国、北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呈上升趋势,在中部地区呈下降趋势。⑷揭示了典型区域高温和热浪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并解释了其中的含义和政策启示。按照绝对阈值,全国与典型区域的高温和热浪事件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整体上呈三阶段特征,即“U型”结构特征,可分为1961–1979、1980–1989和1990–2014。绝对阈值高温的频次与强度,以及绝对阈值热浪的频次、强度、持续时间、幅度和日数等指标在1961–1979年基本呈下降趋势,在1980–1989年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在1990–2014年则呈加速上升趋势。这表明增温停滞并没有减少中国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的高温和热浪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尽管目前认为全球年均地表温度自1998年以来的增加幅度放缓——增温停滞,但本文的结果表明1990–2014年间全国及三个典型区域的高温和热浪相关指标均呈加速上升趋势。
其他文献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是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促进
卫星城作为一个概念,是在1915年由美国学者泰勒首先提出。其特点是建筑密度低,环境质量高,一般有绿地与中心城区分隔,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这是城市化重要的社会、经
渤海国遗址主要位于今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上京城)和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中京城、渤海国时期重点古墓群)。是唐朝时期渤海国的繁荣文化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
提高教学,科研先行。教育与教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教师主体意识的研究,学生就业研究,都是主要的内容,需要形成一套科研的科学管理办法。 Improv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
VOCs是一系列碳氢化合物的总称,按来源不同,VOCs可分为人为源VOCs和植物源VOCs。从全球尺度来看,植物源VOCs排放量在整个VOCs排放占比达到90%以上,其排放量远超过人为源排放量。同时,在光化学反应过程中,植物源VOCs比人为源VOCs具有更强烈的化学反应活性,对臭氧生成的贡献不容忽视。植物源VOCs对对流层臭氧生成起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遥感解译植被数据和MODIS数据为基础,利用M
近年来,随着干部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年轻、有能力、具有较高学历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年轻干部有的经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获得大本、大专文凭,有的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函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全
旅游活动起源于一个既简单而又确定的事件,那就是旅游者通过环境变换放松心情,开阔眼界,因而目的十分明确。但是,当把旅游活动过程置于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时,则表现得相当复杂,它以不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享受,这极大的刺激了服务与消费行业的发展,购物不再仅仅是获得生活必需品,面对满目琳琅的商品,人们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