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影响多个内分泌器官,导致预期寿命的降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降低发病率,以及改善疾病预后。MEN1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影响多个内分泌器官,导致预期寿命的降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降低发病率,以及改善疾病预后。MEN1患者通常以甲状旁腺肿瘤引起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首发表现,而以胸腺类癌为首发表现的病例罕见。胸腺类癌在MEN1患者中占1-5%,是MEN1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例介绍:一名40岁的男性患者,10年前患有胸腺类癌,2年前被诊断为垂体泌乳素瘤,现以严重低血糖原因待查入院。入院后检查显示胰腺胰岛素瘤并肝转移,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基因分析显示患者及其子女、两个姐姐均携带MEN1(c.378G>A;p.Trp126*)基因杂合变异。患者及其子女均携带GCKR(c.151C>T;p.Arg51*)基因杂合变异。该患者MEN1诊断明确。术后病理学诊断显示胰腺多发神经内分泌瘤(NET,G2),脂肪组织浸润,无血管内栓塞和神经浸润。肝组织神经内分泌瘤(NET,G2),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神经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Kpan(+)、Syn(+),Cg A(+)、CD56(+)、PGP9.5(+)、p53(-)、Ki-67(8-10%+)。患者术后1.5年身体状况良好。结论:患有一种内分泌肿瘤的患者应检查其他潜在的内分泌肿瘤,必要时可行基因检测。对于MEN1相关的恶性胰岛素瘤与散发的恶性胰岛素瘤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疗效的差异仍需我们继续研究。
其他文献
背景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靶向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进入了“个体化治疗”阶段,使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显著延长。目前表皮生长
研究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PCR)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PCR的发生提供对策,提高手术术后效果。
本文作者在2019年1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参与了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中文翻译处的联合国远程实习项目。实习期间笔者主要负责对联合国各类主题的文件进行英文到中文的翻译
目的:探讨金栀清目方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7.12.1-2018.12.1日之间门诊患者50例,根据不同方案将其分为
结构可靠度研究中,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通常以荷载-抗力作为计算模型,在很多复杂系统中,输入和响应之间呈高维非线性关系。代理模型法利用插值回归技术来近似隐式的极限状态函
[目 的]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治疗手段疗效不佳,寻求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分子靶标对于肺癌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选择性剪接作为前体mRNA
因为海洋环境复杂多变面积广阔,所以一般情况下监测海洋参数的低功耗传感器投放后不再回收,而普通的化学电池容量有限体积较大,无法满足传感器长时间工作的需求。海洋环境中蕴含大量振动能量,所以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洋流中巨大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给传感器充电成为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海洋环境中有多种振动方式,但普遍为随机振动,而卡门涡街效应作为流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激发柔性压电材料周期性振动,为电信
由于民用飞机在高空高速高压高温环境中运行,其结构件性能易发生退化导致故障,所以普遍采用预防性维修策略。对于新研制飞机的结构件来说,由于缺乏历史运营维修数据,只能借助于业内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获取新型结构件寿命的主观信度。然而,运用概率论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专家信度带来的主观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通过不确定理论这一处理主观信度的有力工具,来研究新型飞机结构件的维修更新问题。首先,基于专家信度给出不
2014年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新高考改革,截至2020年已有14个省市启动新高考,陕西省虽未能如期于2019年秋季启动,但公众对新高考改革的关注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同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下称新课标)的颁布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陕西省高中地理教学处在“新方案-新课标-旧高考-旧教材”复杂形势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
[目 的]本课题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并筛选出与前列腺癌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并研究其在调节前列腺癌增殖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探寻前列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寻找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