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职能的经济学透视——针对城市建设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和非市场失灵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h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经济体制为主线,以资源配置为主题, 将经济学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在分析和认识世 界先进国家和地区市场经济体制与城市规划体系 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经 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城市规划职能建立的经济学 透视框架。  本文认为,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 制共同对城市建设产生影响,并对城市规划产生 强烈的反作用:在市场有效情形下,企业在市场 机制作用下,“自动地”合理配置城市建设资源; 在市场失灵情形下,出现城市建设资源配置效率 和效益的低下,从而导致城市建设混乱和发展无 序。由市场失灵和非市场失灵情形下企业和政府 从事的建设活动是造成我国相当部分城市与开发 区规划和建设失控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经济 转轨时期,建立城市规划职能的经济学原因有三 个: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建设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性作用是城市政府发挥城市规划引导作用的经济 学原因之一;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是城市政府应用城市规划干预功能的经济学原因 之二;受非市场关系,非市场机制以及政府行为 的内部性控制,由政府、行政等因素导致的非市 场失灵,是城市政府建立城市规划约束机制的经 济学原因之三。   作为结论,本文认为,作为发挥市场机制在 城市建设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弥补市场 机制、非市场机制在配置城市资源中产生的缺陷 的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应分别在市场有效、市场失 灵和非市场失灵条件下覆行以下三大职能,即: 引导(导向)职能、调控(干预)职能和监督(约 束)职能。
其他文献
该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建筑细部设计方法,以便指导设计实践.该文的研究从建筑细部概念入手,阐述其基本定义,通过对细部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建筑设计的思维过程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互动发展的过程.该文选择了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想象,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建筑设计方法中有关主体专业技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园林是一个符号体系,园林中的亭、廊、桥.墙等小建筑都是符号.该论文分析了小建筑的历史沿革,并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南北方园林中的小建筑进行了比较.在符号学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增强的今天,商场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目前的商场建筑有很大一部分不符合节能标准,运行能耗巨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
论文以实地调研为主要研究基础、文献检索为辅助手段,在熟悉仓储式商场经营管理犒的前提下,对国内外已建成的仓储式商场建筑实例进行科学分析与归纳总线,在仓储式商场的产生
高层适应性住宅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居住实态调查;确定适应性设计的目标;体系设计;参与设计.居住实态调查是设计得设计的依据,确定目标是联系研究成果和方案设计之间的桥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大学校园形态演变历程,分析国内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市区高校这一概念.应用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本章分析了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土地综合
该文从概述临河城市及其滨水区与河流的时空关系入手,阐明临河城市滨水区规划发展和变化的原因,进而引出面临的四大问题:经济技术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相应的规划问题和景观
学位
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和大量实例资料,总结了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几种主要方式.针对中国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具有较强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