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菌群体致病性与大豆品种互作关系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是流行于各大豆主要生产国的靠空气传播的真菌性病害。大豆灰斑病发生地区其病原菌致病性易变异,在田间表现为致病类型多,会导致一些品种抗性逐步下降,严重时甚至丧失。因此,急需确定该病菌群体致病性的变化及消长规律。由于大豆灰斑病菌和大豆品种存在协同进化关系,从遗传学上已明确为主效基因抗病性,所以研究大豆品种和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很重要。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与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了大豆灰斑病菌群体致病性变化,对我国主栽大豆品种、野生大豆资源以及国内外大豆品种做了抗性鉴定,结果如下:1、对从黑龙江省采集分离的144份菌株进行致病性的鉴定,共鉴定出14个生理小种,包括1、2、3、4、5、6、7、8、11、12、13、14、15和16号。1号和3号是本次试验鉴定出来的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均为12.58%,其次为5、15、8、12以及2号,出现频率依次为11.94%、11.32%、10.69%、9.43%、8.18%。2、49份大豆主要栽培品种对20株具有代表性菌株的总体抗病水平较为低下,抗性频率最高的品种是黑农37号,为35%;最低的是黑农52、合丰25和绥农15,抗性频率是15%。3、99份大豆品种资源与20株供试菌株的互作关系表明,大豆灰斑病菌对寄主均有较高的致病力,各大豆品种资源的抗性较弱。4、大豆灰斑病菌1、5~15号生理小种对97份野生大豆的抗性鉴定表明,有30份野生大豆抗8个以上生理小种,占总数量的30.92%;19份野生大豆感8个以上生理小种,占总数量的19.59%。1号生理小种对野生品种致病力最强,5号最弱。5、供试的70份国外大豆品种资源中,高抗材料共有3份,分别为WZ2、WZ7和WZ13;中抗材料有37份,数量最多,占供试材料的52.85%,其次是抗病和感病品种,各占总数的34.29%和8.57%。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MTT染色法测定影响大豆疫霉菌株597-3卵孢子生活力(萌动率、休眠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并用离体叶柄伤口接种法测定大豆疫霉单游动孢子连续三代或四代分离后代的毒性,研究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因此发生损伤最早,也最明显,故可引起最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造成中枢性呼吸循
目的:提高对耳穴穴位的认识.方法: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后出现腹泻水样大便患者22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西药
期刊
目的::通过对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与细致研究,依照问题发生的特征,制定相对应的针对性的措施,构筑护理者与患病之间情感连接的桥梁,加深互相理解,协调双方的情感与行为。通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为监督部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餐饮单位规模大小分类,共抽取242家,其中大型餐饮业52家,中型餐饮业86家,小型餐饮业104家,使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
目的:观察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为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宫内节育器和优质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10例行宫内节育器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结
期刊
期刊
网络教学是将网络技术、教育学、信息科学融合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而形成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网络教学的出现将给教育带来一场革命,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