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加合作组织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松散化,但是另一股力量——市场正在农村慢慢生根,并且所蕴含的能量也许在某一天会在农村广袤地域不经意地释放开来,目前其迹象也越来越明显。三十多年前确立的以单个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种情况下对组织性非常缺乏的农民无疑是雪上加霜。毕竟市场是无情的,单个农民何以能有效应对市场带来的各种可能的风险,本来收获就颇微的中国农民是无法接受这一力量带来的利益损失。正因如此,农村合作组织又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域重新活跃起来,而且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民合作化运动的区别,其主要动力主要来自于农村内部,属于内生型,其催生力是农民自身需求,他们需要一个组织来组成合力共同应对难以预料的市场风险。然而在建设新农村的今天,由于各种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加上农民自身的各种因素,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把农民再次有效的组织起来具有重大的现实压力。弱势农民其实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合作的态度。但是农民对于农村合作组织这一新政策是否也如此呢?这个是不好说的。而且我们也不希望农民被动的配合,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否则起不了合作组织应有的合作成效。另外,我们得搞清楚,农村合作组织一开始就不是政府的自上而下的推动,而是农民自身自发要求组建的,其合作动力来自于内部。但是即使是这样,农民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组织,还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何况每个农民和家庭状况存在着诸多不同,要想真正把他们“合”起来绝非易事,本文正是基于此问题进行相关讨论。笔者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位于皖西南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太湖县A镇为研究个案,经过深入调查访谈,分析考察了该镇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主要合作组织类型,农民对参加合作组织的态度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才能提高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意愿程度,最后还对合作组织在农村发展的前景也大胆进行了推断,持乐观态度。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冀图农民在差序格局的格局下做出一个理性选择。如果广大农民都有积极参加合作组织的热情,那么,市场对贫穷的农村来说不是灾难,更多带来的是机遇。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各国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热点。知识管理已成为影响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成熟度的评估对企业有效实施知识管理有重
目的探讨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放疗,对该类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区域控制的影响及生存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126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数量的减少也在加快,特别是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耕地
描述和评论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色标及变色问题,并从涂料专业的角度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保护和维修问题提出了看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管理工作日趋显得重要,而基准地价又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基准地价并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是我国目前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各国政府都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启动
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国的重要焦点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粮农余粮销售情况分析,说明在粮食价格增长时粮农没有得到合理的利润比例,这影响着粮农种粮的积极性。通过供应链协作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于是,改变农村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广大农民自发建立的互助互利性组织。伴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速度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