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期限届满前未实缴股权转让后的责任主体探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实缴制改革为认缴制后,出资期限内未实缴股权的转让问题引发学术界的关注。由于我国在立法体系上缺少关于未届期股权转让的明确规定,所以一直以来对于后续的出资责任认定都存在很大分歧。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实证研究的形式,通过整理和研读相关司法判决与理论文献,讨论该类股权转让的效力以及出资责任承担问题。本文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未届出资期限转让未实缴股权的出资责任归属问题的实证研究。在引出本文所探讨问题后,笔者通过在无讼案例官网搜索相关判决并进行逐份筛选,最终确定83份有效案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基于此,笔者对裁判类型、争议焦点、释法说理、当事人诉请主张与答辩理由等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展示当下司法审判现状,为后续深入分析打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认缴制下法院对于未届期股权转让后的责任归属认定存在的具体分歧点包括“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是否包括“出资期限尚未届期时转让股权”的情形、股东的出资义务是否随着股权转让而转移,以及债权人利益保护等,案件还会涉及到破产程序、出资义务加速到期,以及执行环节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等问题。第二部分,出资期限届满前未实缴股东的股权转让的法理分析。首先分析该类股权转让的效力,其次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第二款。笔者认为从文义解释与体系解释角度看,“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不包括“出资义务未届期”。第三部分,缴付期限内未实缴出资股权转让后的责任主体认定。具体分为对出资责任承担与公司债务清偿问题的分析。本文所持观点为,原股东在股权转让后不再具有“股东身份”,受让人成为新股东承担出资义务。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制度漏洞,加之立法目的上的需求,转让股东需承担补充责任。第四部分,关于完善未届期的待缴股权转让制度的建议。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出资期限内转让未实缴股权后的出资责任承担规则。对于转让后到期的或可加速到期的出资以及公司无力偿还的到期债务部分,由接受股权方承担相应责任而不分善意与否,出让股东对此补充承担。此外,配套措施包括赋予董事对于受让股东缴纳出资的督促责任,规定该类股权转让应履行的特定程序,构建专门登记未实缴股权转让的信息公示平台,以及适当扩张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运用等。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形成理论共识与统一司法判决作出贡献,同时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做铺垫。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依托产业设置专业,驱动课程体系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入合格职业化人才。为应对产业随时代科技、社会需求出现的新变化,职院校践行基于专业核心素养匹配能力为首位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什么是专业核心饲养匹配能力,为什么要把专业核心素养匹配能力作为首位度培养,其培养的途径是什么,又遇到了哪些问题需要反思。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对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数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视觉
目的 探讨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独立性、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76例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8例患者在围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另38例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各项功能独立性评分(进食、行走、洗澡、做家务)显著高
传统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作业设计呈固化模式,忽视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融汇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作业设计,立足“双减”背景,遵循“育人为本、素养导向、注重实践”三原则,既包括有分层的基础性作业,又包括有发展的实践性作业,能够用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发生,实现作业功能的最大化。
本文在专业核心素养匹配能力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究,首先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其中包括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创业教育体制、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加强学生素养训练等,以此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高校办学提供充分参考。
基于“以赛促学”视角,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针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出明确课程教学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以序列项目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项目过程和结果评价的体系构建,以期解决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完善、职业精神教育不重视、实践效果不佳等问题。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的训练,以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是女性常见疾病,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最为常见,其次为急迫性尿失禁(urgency urinary incontinence, UUI)。目前,对于UUI首先要明确病因并辅以药物治疗,极少患者需要手术治疗。SUI最早提出于1976年,是指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
期刊
大数据时代给会计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亦伴随挑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能力未能及时匹配到企业的真正需求,对于业务、财务,未能真正做到有效融合,数据的收集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解读能力、应用能力有待加强。另一方面,高校原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会计课程教学理念、知识和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大数据为视角,五步法培养
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下,我国金融行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金融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会计的功能不再局限于金融业务的核算、监督,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构建具有综合功能的金融会计新体系。同时,未来金融行业对金融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必然提高,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市场人才需求趋势,及时调整金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输出优质复合型金融会计人才,助力我国金融行业蓬勃发展。
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个特殊教育学校里特殊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我国西藏区,特殊教育学校起步晚、底子薄,建校初期普转特教师较多,专业教师缺乏。对此,本研究以藏区5所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范围,以藏区5所特殊教育学校137名从普校转到特校的转岗教师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藏区普转特教师特教专业知识的现状研究调查问卷》,调查藏区普转特教师对特教专业知识素养的掌握情况,并从5所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