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之一,在农民问题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又极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一直实行的是以传统社会保障为主体的,不完善、低水平的,城乡二元分离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及农村老龄人口的增多,这种社会保障已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改变农民社会保障低层次、范围小的状况,建立较高层次的覆盖面广的农民社会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加强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实践,对加强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进行系统研究。第一部分:论述加强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的重大意义。即有利于稳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新农村的和谐稳定。第二部分:阐述当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农民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低;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社会保障资金流失严重;社会保障缺乏信任度和可持续性。第三部分:分析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即农民缺乏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农民缺乏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农民社会保障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农民社会保障缺乏刚性的法律。第四部分:提出当前加强和完善我国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途径。一要转变传统的社会保障观念,加强广大领导对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视,积极引导农民增强社会保障的意识;二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政府拨款力度,开发多方位的融资渠道,努力拓展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三要通过完善农民社会保障的筹资机制、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机制、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营机制等措施来完善农民社会保障的管理机制;四要加强立法,大力健全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