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均匀内热源的锂离子电池成组热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74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优势,在储能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电-热转换,随着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大、充放电倍率的快速提升,业内对其产热的关注已经从热失控引起的安全层面提升至温度场的优化控制层面。本文以软包LiFePO4/C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围绕锂离子电池非均匀产热特性、不同热管理方式下电池组的结构设计和热管理特性研究、不同电池热管理方式的性能对比展开,总结了锂离子电池成组热管理的要点,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首先,基于电-热耦合特性,采用3维分层模型研究了软包LiFePO4/C电池恒倍率放电过程中的产热特性。单体电池被离散成多个串并联的小的电池单元,每个电池单元采用2维等效电路来代替。采用有限差分法处理电池电热耦合模型。模拟了充放电过程中电池非均匀的电流分布和温度场,并通过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相对于0维集总参数热源模型和2维电热耦合不分层热源模型,3维分层电热耦合模型得到的电池温度场不均匀性更大、更接近实验值。量化了温度场的不一致性,分析了温度场不均匀性的原因。
  其次,基于电池放电过程中的不均匀产热特性,通过建立电池组三维热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方式的电池热管理特性。在单一介质的电池热管理中:空气热管理最简单易行,不同流道间空气流量的不均匀性对电池模组温度场一致性的影响较大,模组结构优化后,电池的冷却效果提升明显,电池模组的最佳入口风速应为7.5ms-1;基于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中,相变材料的用量对电池温度场影响较大,相邻电池单体的最佳间距为4mm,适当提升相变材料的熔点有助于提高电池模组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采用液体对电池进行热管理时,电池温度场的一致性较高,适当增加液体的流量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最高温度,且低温环境下290K、0.24Lmin-1的乙二醇溶液对电池的预热效果优于电加热膜;复合式电池热管理中:相变材料和水冷板相结合在提升电池冷却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水的循环功耗,冷却板最佳高度为6cm,电池间距为4.5mm,最佳冷却水流量为0.5mls-1;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结合了相变潜热和液体对流换热的优势,为提升冷却效果、降低功耗,电池的最佳冷却目标为308K,悬浮液的浓度应当为20%,且单个冷却板内悬浮液的最佳流量为0.132mls-1。
  然后,分别总结了空气冷却、相变材料冷却、乙二醇溶液冷却、相变材料-水冷板冷却和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冷却的电池组的最佳结构和最优工况。对比模拟结果发现:基于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在这四项指标中整体表现较差,基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电池热管理在这五项指标中整体表现比较均衡;基于空气的电池热管理在电池模组比能量上优势最为明显,基于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中电池模组的体积最小最为紧凑;分别以放电结束后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为评价指标时,基于相变材料-水冷板的电池热管理和基于乙二醇溶液的电池热管理工作效果最好;以电池模组冷却过程中不同目标温度对应的功耗为评价指标时,基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热管理和基于相变材料-水冷板的热管理都有一定优势;完全由流体冷却的电池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更好;在连续5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完全由流体冷却的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较低且变化较为稳定,在各热管理方式的最佳工况下,乙二醇水溶液的冷却效果最佳。
  此外,研究了户外环境下电池的被动式热管理特性,采用半导体电热器和相变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减小电池的温度波动,提高了电池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电池包在323K环境温度下电池包经过1次冷却后温度保持在最佳范围内4.4天,在263K环境温度下经过1次加热后温度可以保持在最佳范围内3.52天。
  最后,根据本文研究成果及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从电池热模型、加热/冷却一体化热管理、新材料开发、电池成组热管理设计软件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对锂离子电池成组热管理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MVR—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又被称为直接热泵技术,主要以电力作为动力源,通过蒸汽压缩机提高二次蒸汽的温度及压力,再将加压升温的二次蒸汽通过管路重新返回到蒸发器中循环利用,可以大大降低对生蒸汽的需求,充分利用了二次蒸汽中剩余的热能;而且不需要冷却塔,大大降低了运行的费用且节能节水。传统过程装置人工操作及信息采集困难,自控技术的发展有效
空气预热器广泛应用于烟气余热回收,但常用的传统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系数较低,换热器体积庞大,此外低温露点腐蚀问题突出,因而须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三维变形管凭借其管内外优异的传热性能而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三维变形管内及管束间做纵向流动时换热得到显著强化,研究者们一致认为由于管壁形变在管内外产生的二次流,减薄了热边界层厚度,增强了管内流体的扰动和流体间的混合,增大了换热壁面的
生物质气化是一种高效利用生物质的技术手段,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并用于直燃供热或发电,也可用于化工品合成。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会导致管路、阀门等下游设备堵塞与腐蚀,限制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常见的焦油脱除方法,如物理脱除法、热裂解法和催化剂裂解法,存在能耗高、二次污染、催化剂稳定性差等问题。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在较低温度下脱除焦油并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且与催化剂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脱除效
人口、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国内污泥产量逐年递增,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原则,污泥热化学处理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化学链气化技术(CLG)是一种新颖的气化技术,采用金属氧化物作为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循环:载氧体在燃料反应器中被燃料还原,实现燃料的气化;还原后的载氧体在空气反应器中被氧化,实现循环再生。铜渣是一种废弃矿渣,经过高温煅烧可拥有一定的氧化还
学位
为了使我们人类社会能够维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必然选择。波浪能是一种储存量巨大,很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中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空气透平的能量转换效率低,高效工作区间窄一直制约着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开发技术的继续发展,本文运用仿真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探明了Wells透平叶顶间隙泄露流和边界层分离对透平表面流场的破坏和对效率的影响后,有针对性的对W
波浪是水体表面的起伏。波浪能是波浪中蕴含的机械能,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地转换和利用波浪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并充实沿海的能源供给,尤其对于远离大陆的海岛,开发和利用波浪能,就地从海洋中汲取能源,有助于解决那里的能源供给难题,因而研究波浪能的转换和利用技术,提高其转换效率,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社会意义。后弯管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的振荡水柱类波浪能装置,推进它的商业化,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两大严峻问题。目前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使用会导致能源紧缺与气候恶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上。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的装置,具有环境和能源双重效益。MFC可利用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作为阳极催化剂,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该过程
锂离子电池因其无记忆性、高能量/功率密度、低自放电率、长寿命等优点和卓越的电化学性能被广泛用于3C(computer,communications和consumer electronics)产品、电动汽车(Electrical Vehicles,EVs;或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s,HEVs)和储能电站等场合。电池材料的更新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提升电池性能同时又为电池扩展了
波浪能作为海洋表面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海洋环境恶劣,波浪能量的不稳定、不集中,导致开发技术至今为止存在转换效率低、利用成本高、易遭毁坏等诸多问题。波浪能利用技术种类繁多,振荡水柱(OWC)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OWC技术靠气动式能量摄取(PTO)系统转换波浪能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容易实施和维护,因此该技术在波浪能利用技术早期是研究的主流,然而由于目前实施的示范装置
气体水合物由于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其在气体储存、气体分离、海水淡化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存在生成速度慢、储气密度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微粉硅胶具有高比孔体积与比表面积、可在低温下表面形成冰膜的特点,开展了温度在冰点以下微粉硅胶中不同气体水合物的生成特性研究,旨在为利用水合物气体储存与气体分离技术提供基础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以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