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株的鉴定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呼肠孤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成员,其感染的范围遍布世界各地,易感动物主要包括鸡、火鸡,鸭和鹅等。病毒感染宿主后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呼吸道病、病毒性关节炎以及肝炎,心包炎等,对养禽业造成极大危害。为了研究禽呼肠孤病毒在中国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1月至12月全国各地疑似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分离到的部分毒株进行测序(共18株),分析国内ARV流行毒株与国外流行毒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利用LMH细胞、CEL细胞以及sPF鸡胚接种进行ARV分离与纯化,共分离到37株ARV,并对三者分离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分离到6株ARV进行动物毒力回归实验,验证了部分毒株的毒力及致病性。本研究为中国ARV流行病学特点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ARV丰富了毒种资源。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
  1、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为研究禽源呼肠孤病毒在中国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利用RT-PCR技术,对2017年1月至12月份全国范围疑似感染禽源呼肠孤病毒的151份病料进行了检测,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和江苏省等,确认其中的6l份为禽源呼肠孤病毒阳性病料。另外,将2013~2016年储存于瑞普检测中心毒种库的7份阳性病料一起提取核酸并进行反转录,根据S1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核酸进行RT-PCR,将扩增产物切胶回收并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测序毒株共计18株。测序结果表明,2017年测序的11株毒株中,10株归于基因6型,流行特点显著。这些结果丰富了中国ARV的基因库,将为新的疫苗研制以及流行病学监测提供理论基础。
  2、禽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采集2017年1-12月期间疑似感染禽呼肠孤病毒的肌腱及跗关节拭子共151份,利用ARV S1基因序列的检测引物和RT-PCR技术,得到61份阳性病料,阳性率为40.4%。将阳性病料接种LMH细胞、CEL细胞及10日龄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得蜀]ARV毒株共37株。感染ARV的细胞培养物以形成合胞体为特征,初期可见单层细胞逐渐融合成数个较大细胞团,细胞团周围出现空白;后期可见细胞团形成数个合胞体,严重时出现细胞脱落。ARV以绒毛尿囊膜方式接种10日龄SPF鸡胚,一般在7-8日内出现死亡,病变可见绒毛尿囊膜增厚,增厚明显处有白色病变,鸡胚由于出血而通体呈现淡红色或深红色。
  3、回归动物实验
  为了探究ARV毒株的致病性,本试验选取6株分离得到的ARV毒株以及ARV经典毒株S1133,将其接种于LMH细胞进行病毒纯化,并测定TCID50。同时,将分离到的6株ARV毒株与S1133以爪垫穿刺攻毒方式接种28日龄的SPF白羽肉鸡进行毒力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毒株REO-74株、SD150806株、HeN130728株、GX150816株、SD150716株和LN160607株的效价分别为106.1TCID50/0.1mL、106.5TCID50/0.1mL、106.4TCID50/0.1mL、106.1TCID50/0.1mL、106.6TCID50/0.1mL和106.4TCID50/0.1mL,经典毒株S1133株的效价为106.2TCID50/0.1mL。毒力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各ARV攻毒鸡均表现出明显临床的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爪垫和关节不同程度肿胀、跛行、严重者出现瘫痪。与S1133株毒力相比,GX150816株毒力较弱,SD150716株、LN160607株、RE0-74株、HEN130912株的毒力较强。
其他文献
报纸
学位
期刊
学位
报纸
学位
伪狂犬病毒(PRV)是伪狂犬病或奥耶斯基病的重要病原。PRV感染猪致病性极强,可引起猪产生呼吸、繁殖障碍、出现神经症状等。近年来,由于变异毒株的出现,使PRV的致病力发生了变化,增加了PR的防控难度。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对不利环境的自我保护反应。自噬不仅在清除入侵的病原体,维持细胞内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抵抗病毒和胞内细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天然免疫应答作用。目前,有关病毒感染与宿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由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BTV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目前有27个血清型,BT通过库蠓等媒介在反刍动物之间传播。不同血清型的BTV感染动物表现出不同临床症状,不同流行地区动物感染BTV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各国之间动物贸易往来日益增加和全球气候的变化,BTV在全球
学位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链球菌属中一种主要的病原菌,不仅可感染猪群,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症状;还可感染人发病,甚至造成死亡。根据其特异性英膜抗原,可将猪链球菌分成33个不同的血清型,包括1/2型、1~31型及33型;其中2型流行最广、致病力最强,能够引起人的死亡。此外,9型亦可感染人,并且在欧洲逐渐成为主要的血清型。近年来,猪链球菌9型(S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