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背景:肾上腺疾病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肾上腺皮质疾病(库欣综合征,醛固酮症,分泌激素的肾上腺肿瘤等)以及肾上腺髓质疾病(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细胞增生症)。近年来,由于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肾上腺肿瘤特别是罕见肿瘤的发现率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这些罕见肿瘤中大多为非功能性肿瘤,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大多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但也有一些肿瘤存在高血压、向心性肥胖、多毛等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瘤就是泌尿外科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目前检索到的国外报道有50-60例左右,国内有散在的病案报道。随着诊疗技术的改进,其病例数较过去有所增加,本文将结合我院收治的六例患者结合国内外报道的50多例试着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将其与常见的肾上腺肿瘤进行比较;尤其是如何将其与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这将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方法:1.病例的收录:(1)收录标准: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嗜酸细胞腺瘤是指其成分大部分由体积较大具有嗜酸特性的颗粒细胞组成的肿瘤。在超微结构上,其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2)排除标准:凡是病理提示其他类型的肿瘤均排除。2.病例的收集:收集2002年10月至2006年9月间所做的共6例肾上腺嗜酸细胞瘤的完整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主要诊断、手术方式、手术日期、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流质时间、术后静脉抗生素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进行记录。并对这6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瘤患者瘤体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光镜观察,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的50余例肾上腺嗜酸细胞腺瘤病例。结果:1例患者2年前出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80/100mmHg,伴有视物模糊,头晕,眼周皮肤色素沉着,体重增加10kg,余无明显不适主诉。1例患者就诊1月前出现腰部酸痛,劳累后加重,伴有恶心。其余4例均为体检时发现肾上腺部位肿块。所有手术均为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全部病例均顺利取出肾上腺肿瘤,手术时间为65min-175min,平均时间为95.8min,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均无输血。肿物最大约5.0 cm×6.0cm×6.0cm,最小约1.5cm×1.2cm×0.8cm,术后1例因创口渗血较多而输入2IU浓缩红细胞,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住院天数8-14天,术后病理报告为肾上腺嗜酸细胞瘤。出院后随访3~6年,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多数在体检时发现,少数可伴有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光镜下表现为胞质中含有大量嗜酸性颗粒,电镜下胞质内含有大量层状和管泡状嵴的线粒体,还可发现小的电子致密包涵体。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水稻育秧是机插秧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试验表明,秧田期施氮对秧苗生长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增加,秧苗含氮量显著升高,苗高和地上部干物质增加,在每秧盘施氮量达2~3 g后趋于稳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电网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电网系统中,输电线路是关键所在。我国输电线路虽然在不断的完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检修是其中之一。基于此,本文
清代瓷器的发展与它的时代紧密相连,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瓷器工艺的顶峰,进入了瓷器的黄金时代。文章主要讨论清代康乾盛世的瓷器装饰,从最基础的视觉
为了提升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政治方向,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只有将两者深度融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合力'作用,
为有效用户的安全高效识别工作带来了挑战,针对当前识别方法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提出全光纤通信网络的有效用户安全高效识别系统设计。首先使用安全信号在全光纤通信网络用户
从我国师范教育总体情况来看,它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发展的角度对现行师范教育进行审视,便会发现其在诸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师范教育必须及时调整层
目的: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PGs)合成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限速酶,可将花生四烯酸(AA)代谢成各种前列腺素产物,它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COX-1是结构型酶
本刊自1993年第1期发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宗智的论文《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并展开讨论以来,已连续发表了四期讨论文章和讨论会
<正>纳税服务没有休止符,更无终点站,便民办税"春风"要四季常新、持续发力。要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紧盯问题,突破瓶颈,不断优化服务,形成常态化机制,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聋教育起源于欧洲,迅速发展于美国。自20世纪最后的十几年来,欧美国家聋教育由于聋学生运动、听力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开始面对一个早该认真面对的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