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反应时间动力性的参数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uhao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具有动力性。从情绪的产生到消退,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过程。长期以来,情绪研究主要关注在实验室情境中如何诱发情绪并考察情绪对其他认知过程的影响。然而,已有情绪研究往往对诸如唤起时间和恢复时间等的情绪反应时间动力特征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而探索情绪反应的时间动力特征对于未来情绪研究的开展至关重要。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较为零散,它们关注的时间动力参数大部分集中在情绪恢复时间上,或考察主观的情绪反应或聚焦生理反应,缺乏对不同效价尤其是不同具体情绪的时间动力特征的考察,并且使用的情绪测量方法并不适用于考察情绪反应的时间动力性。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情绪反应的时间动力特征,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电影片段诱发特定情绪,同时在线收集情绪的主观和生理反应数据,从主观和生理反应指标的变化来考察愉悦和悲伤情绪反应的唤起时间、峰值到达时间和恢复时间这三项重要的时间动力参数,为未来情绪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预实验一使用在线的情绪报告软件,从主观情绪报告和情绪唤醒度两方而来选定愉悦和悲伤情绪的诱发影片,同时验证连续报告数据的有效性。预实验二再次从主观和生理反应上验证愉悦和悲伤情绪电影片段的情绪诱发有效性,以及连续报告的方法是否会影响情绪的主观和生理反应,同时为正式研究中恢复期的时间设置提供参考。正式研究在前两项预实验的基础上,使用电影片段诱发悲伤和愉悦情绪,从情绪的主观和生理反应(皮电、指脉振幅和心率三个指标)上来考察悲伤和愉悦情绪影片诱发下的情绪反应时间动力特点。本研究条件下主要得出以下发现:1)在唤起时间上,悲伤情绪在主观和心率反应上比愉悦情绪更早唤起,分别在影片开始后的第6-9s、0-3s和9-12s、6s以后,但悲伤情绪在皮电和指脉振幅反应上比愉悦情绪更晚唤起,分别在影片开始后的3-6s、6s以后和0-3s、3-6s。2)在恢复时间上,悲伤情绪在主观反应上比愉悦情绪更晚恢复,分别在影片结束后的第3-4m和第2-3m,但悲伤和愉悦情绪在心率、皮电和指脉振幅反应上的恢复时间上无显著差异,分别都在影片结束后的0-1m、4m以后和2-3m。3)在峰值到达时间上,除在心率反应上,悲伤情绪在主观、皮电和指脉振幅反应上的峰值到达时间都要显著早于愉悦情绪,具体表现为,在情绪的主观、心率、皮电以及指脉振幅的峰值到达时间上愉悦情绪的峰值时间分别为155s、113s、139s和127s,而悲伤情绪的峰值时间分别为121s、99s、74s和95s。
其他文献
学科体制的分科化使我国目前古代服饰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完整状态,特别是古代服饰的文化背景和具体形制的研究更是被长期割裂。本文以为,对古代服饰的研究要综合各个相关学科的
<正>ISBN 978-7-100-16436-8Continuous nmonitoring:Comprehensive, multi-dimensional, and indexed monitor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Comprehensive
期刊
标志性建筑就像城市的“名片”,能够最直接的反映一座城市的特质,使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內对城市产生深刻的印象。人类主要通过其符号活动来进行事物的认知和信息的交流。因
文件操作是应用程序最为基本的功能之一,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也是经常用到的重要操作。当文件的数据量变大时,传统的文件操作就显得极为困难。给出了一种方便实用的解决大文件的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多年来的城镇住房体制改革使得房地产资产的商品属性得以确立,由此使得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活力得到根本性的释放,在此形势下,房
审美超越深深植根于人的生存和生存的超越性,因而也是一个历久弥新、言说不尽的话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此不乏睿智之思,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又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审美的超越性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以下简称BSHX)法对体外纯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在稳定高糖及糖波动干预条件下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BSHX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
目的中心性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疾病危险和死亡危险较全身性肥胖高。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电针疗法为对照,观察评价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中心性肥胖
目的: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新疆冠心病秽浊痰阻证证型特点;并对秽浊痰阻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的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