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逻辑推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ll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逻辑与中国墨家逻辑和印度因明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传统,不过,随着科学、语言以及数学等学科的发展,亚里士多德逻辑在西方文化传统孕育下发展成参天大树,引起我思考的是:我们不能因为亚氏逻辑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就用它作为衡量其他文化传统是否具有逻辑特征的唯一标准。不能用这一标准去审视中国古代的思想史,从而得出中国古代无逻辑的结论。诚然,“逻辑”一词是舶来词,但这并不是只能用来指称西方逻辑,它也可以用来指谓任何国家或地区对逻辑真理有所追求的学术思想。中国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墨家思想,就蕴含有丰富的对逻辑真理的真知灼见,它是中国古代逻辑存在的明证。法律推理是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根据确认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得出具体案件的判处结论的思维活动,古今莫不如是。正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思维活动,包括法律推理在内,都无法脱离其所处的时代环境,都受到当时所处的环境制约。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现在的有些学者,却因为用当下的法律推理理论去解读中国古代的司法实践活动,从而得出中国古代没有法律推理的结论。下文中,笔者也将以中国古代的实际案例为例,结合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进行解读,而不是以现在的思想,从而意图探寻出中国古代判官们是否在有意识的运用法律推理,其内容为何。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论述了笔者选题的原因。正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其内容简介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作者为何是坚定的中国逻辑存在论的支持者,并对中西方逻辑做出必要的比较分析;第二部分,对当前的法律推理的基本内容加以梳理,其中的争议部分予以搁置,采用相对成熟的确定的说法,为下文铺垫;第三部分,以中国古代判犊为依据,以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为指导,解读其中蕴含的中国古代判官的法律推理思想,并试图找寻这种思想对当代中国是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结语部分则是对本文观点论证过程的一次梳理,对观点做出重申,即中国古代逻辑不仅对于中国古代法律推理产生了实质影响,对于当代中国司法实践中的法律推理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外来文化来势汹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流行音乐,喜欢新潮的、突破的、创新的东西,很少有人关注我国传统民乐了,民族音乐要赢得市场要面
用转基因耐盐玫瑰的硬枝带芽茎段、绿枝带芽茎段、嫩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通过诱导培养,从中选出适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试验表明:绿枝带芽茎段是转基因耐盐
目前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一系列侵权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 ,既有学生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原因 ,又有高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方面的原因。预防之策是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信息日益丰富多彩,因而对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获取社会信息方面更应该具有敏
笔者针对我国农业标准化推广程度较低的现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核心成员为激励对象,分析在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双重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
如果我们将考察的视线放大到更早的时间和更广的领域,而不仅局限于20多年来的税制改革,就会发现,世界税制改革趋势不仅是通常所认为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更重要的是各
<正>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赵国求研究员新著《从相互作用实在到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已于2008年武汉出版社出版。全书由物质观与科学时空观的演变,相互作用原理,宏、微
哥德尔定理是20世纪现代逻辑科学的三大成果之一,在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引用和阐述。其所揭示的不完全性,不仅存在于数学或逻辑系统之中,而且普遍存在于人类使用的
<正>结合近年来稽查工作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稽查风险存在于稽查办案的各个环节。在目前的税务稽查中,往往重实体法,轻程序法,执法过程中往往偏重于从各种税收政策性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