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种群动态与群落学特征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了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 f. Shekannesis)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以及不同生境下柴松群落特征、种群数量结构、种群生殖生态,阐明了柴松的群落特征、种群动态及生殖特征,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以有效保护现有柴松天然林并扩大其分布范围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柴松是油松的变型,分布区狭小,只集中分布在子午岭北部的富县和尚塬林场。地理位置属于油松种群分布区西北部。柴松幼苗生长较快,其胸径生长盛期在6~22 a,高度速生期在6~18 a,材积生长盛期在高、径生长盛期之后,一般从18 a开始能维持到40 a,材积成熟年龄>46年。2.柴松群落中,共有52科120属162种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2个类型和9个变型,北温带成分最多(51属),占总属数的49.51%,热带植物成分占一定比例。柴松群落可划分为5个群落类型:柴松+辽东栎-水栒子-苔草群落;柴松-虎榛子-苔草群落;柴松-水栒子-苔草群落;柴松-黄蔷薇-苔草群落;柴松-绣线菊-苔草+野棉花群落。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和林分结构有所不同;柴松为优势种所构建的群落环境有一定的相似性。柴松群落中20个主要物种的总体联结性不显著,82.4%的种对间没有显著的联结关系,表明柴松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趋于稳定;随着各群落生境光照条件的增强,与柴松不相关的物种数增加,而与其正关联的物种逐渐减少。3.柴松种群的幼苗均表现为聚集分布,而随着生境的不同,幼树和大树表现为聚集分布或者表现为随机分布,幼苗和幼树聚集性最强的尺度为25 m2,大树的为100 m2。不同生境中的柴松种群,多数柴松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进展型种群,存活曲线均接近Deevey III型,在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海拔、坡向、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酸碱度对种群的数量结构产生了主要影响。4.不同种群的标准株单株产种量差异不显著;柴松种子在天然条件下的发芽率很低,种群C的发芽率最高也仅有1.203‰;较低的草本层盖度、灌木层盖度和偏碱性的土壤有利于柴松种子发芽。不同生境种群的1年生幼苗数为:种群D(5.00株/100 m2) >种群C (2.00株/100 m2) >种群B(0.75株/100 m2),柴松种群在光照条件适中的生境更新最为良好,而光照条件较强的南坡不适于柴松低龄个体的生长。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等啦大力发展资本融通模式。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作为
乡镇财政从层级上来看属于基层财政,是我国当前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同时也时刻反映出地方财政运行态势,为我国党和政府实时掌握地方财政状况,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相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乡镇财务管理和运营之中的问题与不足日益凸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整体的财务管理质量。如我国基层县与乡镇财力与事权的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问题、上级部门干涉下级部门支
市场有上亿级数量的网站,针对网站建设中成本、资源利用率、开发部署运维复杂性等主要因素,介绍网站建设技术的现状,深入分析比较常见的四种建站技术及其产品,进一步分析和总
作物秸秆问题涉及到土壤肥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以及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成分,是我国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
当前,随着公安实战教育训练改革的深入发展,精确打击犯罪和应用服务实战能力已成为公安现代化建设的硬性要求,这也为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
Westervelt方程是非线性声波学的基本数学模型,在许多医学和工业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震波碎石、肿瘤热疗、超声清洗或焊接和超声化学等。在这些实际应用中,声波压强一般是由一些压电传感器激发的,计算区域的部分边界处声波压强的法向导数一般是由压电传感器的法向加速度来规定,这就允许用Neumann边界条件上的变量的调控来模拟压电传感器对声波压强的作用,从而形成了Westervelt方程最优边界控
目的分析护理临床营养支持法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CKD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200例设置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行动。问题有自身的功能,教师的每个问题,都要有一定的设计,有
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是最常见的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占后者的70%左右。MCA狭窄或闭塞患者脑梗死范围和预后与其供血区域之间不平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