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本文以巩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能值分析理论方法,分别对巩义市1995-2010年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能值指标体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结果如下: (1)巩义市2010年农业投入和产出总能值分别为1.93E+21sej、1.47E+21sej。其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占总投入能值比例最大为54.59%;畜牧业占总产出能值比例最大为67.23%。 (2)巩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EYR)为0.58,对辅助能的利用效率较低;能值投资率(EIR)为4.37,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经济发展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能值自给率(ESR)为18.62%,说明巩义市自然资源基础相对匮乏;环境负载率(ELR)为4.9,农业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可持续指数(ESI)为0.17,属消费型经济系统。 (3)能值密度(ED)为1.85E+11sej/m2说明,对资源利用效率低;人均能值用量(EPP)为2.38E+15/人,说明该市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4)1995-2010年,该系统总投入呈下降趋势,总产出呈增长趋势。工业辅助能在投入能中减少最大;能值产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而林业和渔业的能值产出较低。 (5)1995-2010年,该系统净能值产出率和能值自给率呈不规律上升趋势,但是能值投资率、人均能值用量和能值密度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不明显,波动较大。表明巩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该市农业系统的发展不稳定,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资源利用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还制约着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 (6)1995-2010年,环境负载率呈下降趋势,可持续发展指数呈上升趋于,表明该系统承受的环境压力减小,可持续能力增加,但是幅度不大且不稳定。 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巩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提出以下建议: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优化工业辅助能的投入结构; (3)有效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 (4)提高人口素质; (5)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