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功能化改性PVDF膜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膜分离技术已成为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但膜污染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好,无毒廉价等特点,是常用的膜材料之一。然而PVDF的疏水性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造成膜通量的降低,阻碍膜的应用范围,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本研究选择添加一维结构的系列纳米材料,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出功能化PVDF杂化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接触角、超滤测试、阻力分析、静态吸附等表征方法对功能化PVDF杂化膜的微观结构、分离性能、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展开研究。另外,本研究分别探讨了三种具代表性的有机污染物(牛血清蛋白BSA、腐殖酸HA和海藻酸钠SA)最佳清洗方式的选择。   结果表明,向PVDF膜材料中混入适量的TiO2纳米管(TNT),能改善膜结构和膜性能。杂化膜的皮层变薄,微孔数增多;膜的纯水通量大幅提高,增幅达到45%,TNT表面富含羟基使得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而过量的添加量会导致TNT在膜表面和膜孔内发生团聚现象,引起通量下降。对TNT进行表面修饰,可使纳米材料分散性能得到改善,更有助于其发挥自身优异性能。   抗污染性能测试显示,功能化PVDF杂化膜亲水性的提高能够弱化膜和污染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力,同时,膜表面能的增强使膜与污染物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增加,因此功能化PVDF杂化膜呈现出良好的抗污染能力。其中,与PVDF膜相比,M-IOT的MFI值下幅达53%,HA的吸附量下降了16%,M-IOT的抗污染能力最佳。   膜清洗实验的结果表明,杂化膜M-IOT具备一定的自清洁能力。BSA污染后,采用“太阳光/水”体系清洗,通量恢复率达到80%左右;HA污染后进行绿色清洗,通量恢复率接近90%,效果好于化学清洗,且稳定性好;SA污染后,需采取反冲洗和光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最终通量恢复率为87.9%。由此可见,“太阳光/水”的光清洗工艺能使膜性能基本恢复。
其他文献
由于荧光性能是材料所具有的一种重要性质,因此荧光材料在化学、光学、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因而倍受关注本文以对光、热极其稳定的花类荧光化合物为原料,制备了磁性荧光纳米粒子以及荧光薄膜两种荧光材料,并分别研究了它们相应的性能。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磁性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磁性纳米粒子,并用正硅酸乙酯对磁性粒子进行包覆,用硅烷偶联剂(APTES)对粒子表面进行
船山推崇儒家乐教传统,重视《礼记》对先王制礼作乐之精意的阐发,又非一味尊经,而是认为其中论说存在醇疵驳杂之处.在明章辨意《礼记·乐记》篇时,船山未简单遵循流传文本的
烟火药激光器是一种新型的固体激光器,不需要庞大的电源且机动性强,在战场激光致盲、空中制导、空间探测甚至惯性约束聚变(ICF)点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在
剩余污泥中有机物含量高,但可生化性差,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不易实现能源回收。本文将超声预处理、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运用到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中,序批式处理剩余污泥并回收生物电能。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不同条件下MFC反应器的启动研究。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条件下,以剩余污泥为唯一燃料启动双室MFC是可行的
α-氰基丙烯酸酯类瞬间胶由于生物相容性优异、且可在体内降解,在伤口粘合、止血等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以聚(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为药物输送载体材料制备的载药
绿色交通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通理念,在当今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思路.以西安市为例,分析其在绿色交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借鉴国际典型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经验,提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