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动式是汉语中久已存在的一种重要语法现象。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汉语中的被动式不像印欧语系中的被动句式有严格的形式标记,因此汉语中被动表示法更为复杂,故成为历来汉语语法研究的个重要对象。到明清时期,汉语被动式的形式出现新的特点,被动式的句法结构更为复杂,其语用功能也多样化。论文以明代著名小说《西游记》为语料,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对其中的被动式进行考察。在共时平面,对其中不同形式的被动式进行了静态分析描写;在历时平面,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被动式的历时发展进行了前后系联,勾勒出《西游记》中不同形式被动式的发展轮廓,从而对《西游记》中的被动式有了一定认识。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及意义,对《西游记》和被动式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为《西游记》被动式概述,首先对被动式的概念作出界定,并将“被动式”与“被字句”、“被动句”、“受事主语句”等进行区分。然后对《西游记》中的被动式形式进行了概括和数字统计。由于《西游记》中的“被”字式数量庞大,因此用第二章和第三章两章分别从被动句型及句法结构等方面对“被”字式这一被动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第四章为“蒙”字表被动和其他形式被动式,对《西游记》中,除“被”字式以外的其他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特别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重点对“蒙”字式表被动进行了论证和分析。第五章为《西游记》中被动式的语义色彩和功能研究,对《西游记》中的被动式的语义色彩分为积极色彩、一般色彩和消极色彩。同时,被动式的语用功能也更加丰富,如凸显叙事中心,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保持话题一致和转换话题的作用。最后,论文总结了《西游记》中被动式的基本特点,如被动式形式新旧并存,但以“被”字式为主;通过与“被”字式相比较,“蒙”字式表被动的结论进一步印证;句法结构复杂化,如谓语结构复杂化、状语复杂化、补语复杂化、动词宾语的复杂化以及多VP结构的使用等。句法结构复杂化是《西游记》中被动式的主要特点,尤以谓语结构的复杂化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