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加工贸易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有效方式。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缘优势和贸易通关的便利化优势决定了其能够成为重要的贸易枢纽,在中亚地区盛行的巴扎贸易为吉尔吉斯斯坦发展转口贸易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服装业,依托进料加工方式,从中国进口面料、辅料和缝纫设备,在本地凭借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工生产,进而出口至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吉尔吉斯斯坦本国纺织业发展薄弱,资金匮乏,国内消费市场有限,基础设施落后,铁路建设不足,主要依靠公路与周边国家发展贸易,但是这些不利条件并没有限制该国服装业的发展,该国服装业能有如今的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本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宽松的贸易体制和庞大的国外需求市场。从转口贸易到加工贸易,吉尔吉斯斯坦的服装业在日益崛起。为了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服装业的发展状况和产品竞争力,笔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了吉尔吉斯斯坦服装业的四个特点,分别是进料加工、劳动力资源丰富、行业规模较小以及外贸导向等;进而分析了其服装的贸易特征,并与白俄罗斯的服装贸易做比较分析,发现白俄罗斯的服装出口贸易也呈现与吉尔吉斯斯坦相似的集中化趋势,但是白俄罗斯的服装产业链比较完整,上游纺织业为下游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是吉尔吉斯斯坦应该效仿的竞争优势;接着用CMS模型对其贸易的波动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用扩展的单一产品的CMS模型分析得出吉尔吉斯斯坦服装贸易增长得益于结构效应,而自身产品的竞争力是阻碍其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研究,最终用规范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吉尔吉斯斯坦应从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纺织业,延长服装产业链;实施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战略以及开拓新的消费市场等四个方面提升产品竞争力,使服装行业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