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的表面化学修饰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修饰电极(CME)是当前电化学、电分析化学方面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而电极材料及其性能又是影响电化学反应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开发新型的电极材料和性能优异的修饰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传统碳糊及修饰碳糊电极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以镍铬合金为基体,在其表面进行化学修饰,构建了嵌入式超薄化学修饰碳糊膜电极。对这种具有特定功能界面的修饰电极进行研究,可以拓宽它在电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本文围绕在镍铬合金表面进行化学修饰这一课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ISMCPE)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镍铬合金为基体构建了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该电极是在镍铬合金表面通过直接嵌入微晶纤维素修饰的碳糊膜而制成的。以抗坏血酸为目标物,考察其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合金表面嵌入的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膜改变了基体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用扫描电镜表征了电极的表面形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对从的响应情况。该电极对从的电氧化显示了良好的增敏作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AA的测定。二、预阳极化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PA ISMCPE)对硝基酚异构体的同时电化学测定 研究了邻、间、对硝基酚异构体同时在预阳极化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硝基酚异构体在经预阳极化后的MCC修饰超薄碳糊膜电极界面上具有不同的构象,其氧化峰电位能够完全分开。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硝基酚类异构体的同时电化学测定。 三、自组装甲基红/聚对氨基苯磺酸复合修饰超薄碳糊电极(MR/P-(pABSA)/ISCPE)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嵌入超薄碳糊膜电极(ISCPE)为基体,修饰上一层带负电荷的对氨基苯磺酸电聚合膜(P-(pABSA)),再与甲基红(MR)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结合,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MR/P-(pABSA)修饰的复合电极,该电极在大量AA存在下对UA有明显的分子识别和电催化作用。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UA和AA的氧化峰电位差300mV,且U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7-5.0×10-4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检测限达3.2×10-8mol/L,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尿样中UA的测定。 四、嵌入式化学修饰超薄碳糊膜电极的表征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们所构建的修饰电极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亚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又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电极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修饰后的电极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对被测物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其他文献
目前顺铂是治疗癌症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其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为了克服顺铂的缺点,按照经典构效关系合成了许多顺铂的类似物,但是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因此,科学工作者开始研究非经典铂类抗肿瘤药物,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碘桥双核铂配合物就属于其中一类。本文合成了十一种碘桥双核铂配合物(a-k),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化学表征,而且以人的肝癌细胞Bel-7
由于独特的4f层电子结构和电子转移的多种方式,稀土化合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学性质,从而在电子学、光学、化工、陶瓷和医药等诸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被广泛用于高性
体液中胺类局部麻醉剂的有效分离和灵敏检测,对于药物临床研究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探讨了提高毛细管电泳重现性的途径,讨论了电化学发光机理,提出了测定利多卡因和同时检测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已成功用于尿液中利多卡因和血浆中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分析。主要研究工作简述如下:1针对毛细管电泳组分迁移时间,峰高和峰面积重现性差,就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目前甲烷的利用主要是将其作为热源燃烧放热,能量利用率较低。另外,在开采过程中,甲烷的大量泄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全球温室效应的诱因之一。在过去几年已有大量致力于甲烷化学转化的工作报道,但是由于甲烷分子的特殊结构,其C-H的活化非常困难。因此甲烷的转化通常在高温下进行,能耗较大。在所有的甲烷转化路径中,卤素参与的C-H活化路径由于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温度低于600°C,
学位
目前,对海洋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海洋真菌作为海洋微生物的一个重要成员,有着巨大的潜力开发。特别是红树林来源的海洋真菌,已显示出能
生物传感器在医疗、医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可以较大的提高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开发可以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进行临床疾病的快速诊断以及流行病的现场筛查与群体监控等方面的生物传感器是当前医学上新颖而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论文将多种不同的纳米材料与适宜的检测手段联用,以霍乱毒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甲胎蛋白等疾病标志物为检测对象,构建了
防城港分行去年以来 ,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 ,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区分行的工作部署 ,紧密联系防城港分行的工作实际 ,坚持以党风
Nafion膜和聚噻吩衍生物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电子、机械及光学特性而在修饰电极、传感器和生物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ATP作为调控剂在Nafion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