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总统竞选辩论在选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选举的最终结果产生了极大影响。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政治话语形式,它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美国总统竞选辩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辞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等方面,较少有学者从概念隐喻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基于此,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视阈下对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的隐喻进行研究。本研究语料选自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民主党派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派候选人特朗普的辩论词,共3场辩论,54827词,所选语料均来自官方网站American Presidential Project(http://www.presidency.ucsb.edu/)。基于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本文对3场辩论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识别和分类,统计了研究语料中所有概念隐喻的数量,以及不同隐喻类型的使用频率,为概念隐喻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回答了三个研究问题:1.两位候选人在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主要使用了哪些概念隐喻?2.特朗普和希拉里在辩论中各使用了哪些独有的概念隐喻?3.使用概念隐喻在总统辩论中有什么作用?研究发现,两位候选人在辩论中运用了22类、880个概念隐喻表达。本研究将出现频率大于百分之十的隐喻类型归为主要隐喻,本文中共有5类主要隐喻:旅行隐喻、人类隐喻、战争隐喻、机器隐喻和家庭隐喻。同时,研究发现在竞选辩论中特朗普使用了独有的“光”隐喻,希拉里使用了独有的“疾病”隐喻。这些概念隐喻帮助揭示了总统候选人的意识形态、执政理念、政治目的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经验,不仅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辩论中复杂、抽象的政治信息,而且有助于总统候选人获得更多的支持。概念隐喻在选举中起到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强调”、“简化”、“劝谏”和“动员”。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普通民众对政治话语中概念隐喻的敏感度,而且为读者对美国政治文化和重要领导人的了解提供了新的角度。同时,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研究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为美国总统竞选辩论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语言学视角,也为今后分析其他政治文本中的概念隐喻提供了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