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地区化肥误用的文化原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n20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化肥在农业中被普遍使用以来,化肥误用问题便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少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具体的研究。但前人的研究往往是从化肥误用这一现象的表象去展开和寻找解决办法,而与化肥误用相关的深层文化原因的研究则较少涉及。从在典籍中较早有关麻山地区苗族记载的元代以来,麻山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近代以来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该地区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典型的石漠化灾变区之一。我国的很多学者对该地区早已做了系统的研究,意识到化肥误用是加剧当地生态系统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化肥误用这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表面上看来与当地的苗族文化的变迁关系不大,但落实到当地苗族的文化变迁,似乎均能够发现文化变迁与化肥误用之间的关联性。基于这样的假设,笔者通过对麻山地区苗族的调查研究,逐渐理清了化肥误用的内容,澄清了化肥误用的实质所在、探索了导致化肥误用的文化成因,终于完成了本论文的撰写。这篇论文意在证明,麻山地区苗族的传统民族文化,是能够适应于该地区的特殊地理与生态环境的,化肥误用之所以会在这里发生,并不是出于他们的愚昧和无知所致,而是因为在外来强势文化不正确的干预下,使得他们的传统文化的正常运行受到扭曲,造成传统民族文化的失范,进一步阻碍了传统民族文化自我调适功能的及时启动,最终造成了这一化肥误用文化事项。本文主要从麻山地区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出发,介绍了麻山地区的生态变迁和当地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历史及变迁。麻山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环境,造就了当地独特的原生生态系统,进而塑造了世代在这里生息的麻山苗族独特的农、林、牧传统生计方式,并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与苗族文化能够得到耦合运行、稳态延续。20世纪60年代,国家开始在麻山地区推广化肥的施用,受当时推广工作条件的限制,麻山苗族未能理性认识化肥这一舶来之物,才最终造成了误用现象的发生。化肥误用加剧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恶化、以及苗族社区环境的恶化和经济上的严重损失。针对麻山苗族的化肥误用问题,本文结合麻山苗族所处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从共时态和历时态的角度展开探究,找出化肥误用的实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的对策及思路。
其他文献
在役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在长期运营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如何有效处理这些数据来预测结构的可靠性是结构健康监测(SHM)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鉴于SHM极值应力信号的耦合性和随机性,
文中系统地总结了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几年来的建设成果,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初步推行和行业"土木工程专业规范"即将出台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国家特色专
近年来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面对日益复杂化的工艺,寻求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运行稳定的工艺系统颇为重要。整车工艺涉及料件冲压、车身焊装、表面涂装、总装总成等,是一个庞大
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源供需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作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基础原材料产业,铅锌工业目前正面临着种种发展危机,而产业布局的盲目失衡是尤为突
植物甾醇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生物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抑制膳食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从而达到降胆固醇的效果,由于游离的植物甾醇在水和油脂中的低溶解性,限制了
文化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新兴产业,已经以其势不可挡之势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形态,在推动国家的GDP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规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正> 为了提高乳制品的卫生检验质量和效率,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我们吸取了国内外大肠杆菌的检
微弱信号的检测与估计是现代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因为其应用涉及生物、化学、军工、海洋探测、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等方向,近来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基于Duffing振子的微弱
目前市场上黄羽肉鸡按其生长发育快慢可分3种类型,即快大型、中速型和优质型,其类型的市场份额约为30(快大型)∶50(中速型)∶20(优质型),其中中速型黄鸡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当今社会,软件企业内部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分布于不同的系统中,这些系统独立地提供应用与服务,但相互间通常不能较好地协同工作。信息分布的独立性导致信息存在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