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度优先最小生成树及《知网》词汇语义相似度的启发式P2P搜索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fe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Peer-to-Peer,即对等网络)是近年来广受IT业界关注的一个概念。由于广大的网络终端节点(普通用户拥有的节点,即通常意义上的终端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以及连接带宽随着摩尔定理不断地增长,使用P2P技术将大大提高这些节点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设备和信息服务的效能。目前P2P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式计算、服务共享等方面已经充分显示出了其强大的技术优势。 目前,关于P2P技术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搜索问题,搜索引擎技术作为互联网的三大支撑技术之一,而P2P搜索技术作为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作为其它搜索技术的一个良性补充;同时,现阶段互连网上大量资源被闲置,没有充分的利用,P2P搜索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方便的找到各种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因此,研究P2P网络的搜索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 提高任何P2P信息检索系统的速度和效率的关键就是最小化通讯量和最小化每次查询访问的对等点数量。本文阐述了P2P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P2P网络的定义、P2P网络与现在的C/S网络的优缺点分析。通过分析P2P网络广播消息的机制,阐述了Gnutella网络丢弃连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提出了基于Prim算法的广度优先最小生成树算法(BFMST),并对算法中对等点的加入和退出、算法的复杂性和优越性、算法的不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结合P2P网络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广度优先最小生成树的基础上将《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第一次引入P2P信息检索系统中,提出了基于广度优先最小生成树和《知网》词汇语义相似度的P2P启发式搜索算法和P2P对等点信息检索方法,并对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给出了算法的分析和指出其中的不足。最后,作者编程模拟实现了本文提出的所有算法,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广度优先最小生成树能够减少P2P网络中的回路,从而减少P2P网络中的重复消息数量,达到减少P2P网络负载的目的;另外,实验还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知网》词汇语义相似度的启发式P2P搜索算法比传统的启发式P2P接索算法更为合理可行,该算法的启发信息更能正确的启发未来的搜索,达到减少查询对等点数量的目的,而且使得P2P检索真正满足语义查询的需求,提高检索的效率,提高查询用户的满意程度。
其他文献
软件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在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开发经验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技术
企业在建立信息化设计之初未曾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一个需要在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综合操作的用户就必须设置大量的账
机器学习通过研究计算机如何模拟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达到不断改善自身性能的目的。但是机器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前提,就是训练数
随着工作流技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逐渐应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工作流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管理、控制和协调复杂业务流程执行的信息技术手段。由于工作流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
本文对VR系统中模型优化、交互及信息查询技术进行了研究。文章以虚拟场景的构造为线索,研究了校园虚拟场景建模的分类和虚拟场景构造的流程,实现了对复杂场景数据的有序组织;采
Mobile Agent是一种能够自主控制通过网络进行迁移,有选择地在网络中不同的节点上独自运行以完成多种任务的程序。通常,Mobile Agent需要寻找恰当的计算资源、信息资源和网络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已成为新一代互联网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并行分析的防火墙、入侵防护系统和流量检测系统等
工作流活动多实例,特指一个活动,有多个不同的工作流参与者。每个工作流参与者都执行一个同构的活动。工作流活动多实例所代表的业务流程在现实中非常常见,最常见的比如投票
传统网格门户往往作为网格项目或者网格中间件研发的一部分,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容易进行独立开发。随着大量网格门户的开发,进行了很多重复性工作,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异构的无线网络随之孕育而生。未来无线通信领域,必将是一个多种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趋势。因此,用户如何能够在多个异构网络覆盖的区域,通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