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问世的《尤利西斯》不仅是乔伊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更是现代主义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乔伊斯在其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文体。这些文体作为一种语言手段,具有表达作品主题和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功能,而能否在译本中体现这些独特的文体风格也成为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与难点。目前,分别由金隄和萧乾、文杰若翻译的《尤利西斯》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中译本,因此很有必要从文体方面对这两个版本的翻译进行考察。关联理论作为一个发展成熟的理论,因其对翻译强大的解释力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翻译研究之中。其中,关联理论对于文学文本翻译的研究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和Boase-Beier基于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思考,对《尤利西斯》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首先,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对两中译本在修辞手法、文体两大层面的翻译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修辞手法包括隐喻、戏仿、头韵、反复,文体包括意识流文体、诗歌、新闻文体、非个性化文体。其次,通过对上述各个方面示例文本的翻译对比,评价两译本所呈现的语境效果的程度,译文读者所付出的推理努力,以及译文是否达到最佳关联。最后,通过比较研究,对如直译、意译、省译、零翻译、再创造等不同的翻译策略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总结,并探讨在不同情况下,为了实现最佳关联应具体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经过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为了最好地保留原文的文体风格,从而使译文读者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直译的策略相对更占优势。对于两个译本都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经过此次研究,本文进一步证明了关联理论对于文学翻译指导的有效性。笔者希望本文能为《尤利西斯》的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