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膜瓣与骨髓加松质骨颗粒联合移植修复特长段骨缺损中bFGF与TGF-β的表达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823455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肌肉骨膜瓣与骨髓加松质骨颗粒联合移植修复特长段骨缺损中bFGF与TGF-β表达变化的观察,探讨bFGF与TGF-β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其修复特长段骨缺损的机理。方法 选用健康中国家兔30只,体重2-2.5kg,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双侧桡骨中段制作20mm长骨缺损模型,随机选择一侧桡骨为实验侧,另一侧作对照,实验侧用肌肉骨膜瓣与骨髓加松质骨颗粒联合移植,对照侧单纯置入肌肉骨膜瓣。术后3天和1周、2周、4周、6周、8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以及bFGF与TGF-β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组织学观察:实验侧2周始间充质细胞聚集并可见大量软骨细胞,4周可见软骨内化骨现象。6周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骨细胞,可见骨髓腔形成。8周肌肉组织经过软骨内化骨形成完整的骨组织,形成较完整的管状骨结构。对照侧实验组4周肌肉组织间有少量软骨细胞形成,但其量微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6周骨缺损两端可见少量新骨形成,肌肉组织呈纤维化。8周骨缺损两端新生骨有所增加,但骨缺损仍未完全修复,骨缺损区充满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免疫组化研究:实验组2周、4周、6周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及骨细胞bFGF与TGF-β强阳性染色,8周骨细胞染色仍呈阳性,但阳性染色细胞数较前减少。对照组4周肌肉组织间形成的软骨细胞中少量软骨细胞呈阳性染色。6周及8周<WP=5>骨缺损两端新生骨痂中部分骨细胞bFGF及TGF-β呈 阳性染色。但与实验侧相比阳染细胞数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1)。结论 1。bFGF与TGF-β可促进诱导成骨作用,肌肉骨膜瓣与骨髓加松质骨颗粒联合移植早期在骨缺损局部中bFGF与TGF-β的表达与分泌旺盛,促进诱导成骨,从而达到较好较快的修复特长段骨缺损的目的。2。肌肉骨膜瓣与骨髓加松质骨颗粒联合移植能够较好较快的修复特长段骨缺损,可能是因为bFGF与TGF-β与BMP、PDGF等多种生长因子相互作用促进诱导成骨的结果。
其他文献
实验通过改良自由落体撞击装置撞击免胸壁,并加微量脂多糖(LPS)的方法来制成兔的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自由落体撞击装置,撞击锤重量为2.5公斤
目的:探讨浅静脉干及其滋养血管在逆行皮瓣早期再血管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确在逆行皮瓣中完整的浅静脉干及其滋养血管网的存在是否对皮瓣早期血管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明确
目的:1.引进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症状问卷,将该问卷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进行文化调适和信效度检验,为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生活质量测评提供本土化、更新、更可靠、具
生态公民的伦理认同从微观层面看,是个体对自我道德人格和至善追求的生态考量和把握,它决定了自我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同;从宏观层面看,是指人类共体或地球共体成员共享的生态
目的:在激素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的条件下,观察普拉固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原代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目的观察血液常规透析前后尿毒症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酸(UA)、电解质(K+、Na+、Cl-、Ca2+)、血磷(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白蛋白(Alb)等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血
目的探究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以及对不良事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分析了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中变换矩阵系数k与输出电压Uout的关系,指出在正弦波条件下,k为2/3时,Uout为相电压,k为(2/3)^1/2时,Uout为线电压.建立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开通和关
稷山板枣栽培历史悠久,历史上就已经比较闻名。分析了板枣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板枣产业发展的技术方法和产业化发展方向。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对肝叶切除体积的影响及阻塞性黄疸时大鼠的胆总管外径、内压变化和血清胆红素的代谢规律。 方法:利用Wistar大鼠结扎胆总管致阻塞性黄疸的模型,分别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