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学者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特别是有关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对称效应的相关理论,同时,也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中国早期情况所作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对中国近期情况的分析做出了如下的结论:在中国经济转轨期间,存在着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对称效应,即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实施效果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中国建立真正的中央银行制度,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效应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早期,这一不对称效应表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而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相对较差;而到了后期,该效应则转变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有效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相对较差.最近二十年,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二十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体制表现出明显的转轨特征,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因此发生了改变,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也是导致中国货币政策不对称效应产生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该文认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影响,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这一改变使我们不能再完全依靠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来调节产出水平.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努力加强制度的创新和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