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道在轨卫星飞轮温度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exi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卫星运行管理中传统的基于阈值的实时监控系统逐渐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卫星监控需求,特别是无法实现对卫星系统潜在异常和故障的提前预知,直接影响对卫星系统实施故障处置的效率。本文提出在轨卫星飞轮温度预测方法,能够给地面监控人员赢得宝贵的危机应对时间,更好地对卫星进行在轨运行管理。飞轮温度作为反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参数,是地面监控系统长期监测的安全指标之一。飞轮发生故障不仅导致卫星任务无法正常开展,还可能中断正在执行的卫星业务,甚至引起安全性风险。目前,飞轮温度的主要监测方法是基于阈值的实时监控,这种方法在发生故障后着手处置,无法提前发现潜在异常并及时准备处置预案,实施快速故障恢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低轨道在轨卫星遥测数据和卫星在轨外部空间环境数据,研究卫星飞轮温度预测方法,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和时间序列算法,建立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融合的飞轮温度预测模型,对未来不同时长的飞轮温度进行预测研究。基于本预测模型可建立卫星飞轮的辅助监控和预警系统,为提前发现卫星飞轮的潜在故障,保障卫星无间断在轨运行提供支持。本文主要工作如下:⑴设计了多分辨率卫星遥测数据融合算法。基于卫星遥测数据和空间环境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多样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多分辨率遥测数据融合算法及流程,该方法可以在保障卫星遥测数据完整性的同时,完成多种时间分辨率的遥测数据融合,为卫星遥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奠定基础。⑵提出卫星飞轮温度预测的建模思路及预测方法。将卫星飞轮温度预测问题形式化,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和回归分析预测法,分别对飞轮温度预测模型的建模思路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卫星飞轮温度的预测方法及预测流程,该预测流程对于各类卫星飞轮系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⑶研究并选择适合飞轮温度预测的预测算法。对主要的回归预测算法和时间序列预测算法进行汇总,对比分析各算法的优劣及适用范围,基于卫星飞轮温度预测需求,最终选择出GBDT算法和ARIMA算法,作为飞轮温度预测的最佳算法。课题对算法选择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⑷通过算法训练与模型融合,构建卫星飞轮温度的预测模型。基于决策树算法和时间序列算法,利用卫星遥测数据和空间环境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分别建立GBDT预测模型、ARIMA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融合适应不同预测场景,提升预测准确度,成功对不同时间间隔的飞轮温度进行了预测,将飞轮温度由实时监控升级为预测预警。实验结果表明,卫星飞轮温度预测研究的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为0.5495,能够满足地面监控系统预测预警需求。本研究成果可以降低地面人员监控压力,提前发现卫星飞轮系统的潜在异常,也可以为卫星其他遥测参数预测研究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⑴提出了基于GBDT和ARIMA算法的融合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卫星飞轮温度的预测,提高了预测准确度与适应性;将飞轮温度监控升级为预测预警,降低地面监控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故障恢复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提前规避安全隐患。⑵提出了多分辨率卫星遥测数据与空间环境数据融合方法,在保证数据信息完整性的同时,将多种时间频率的数据归一化,为模型训练和预测奠定基础。⑶从数据相关性分析角度得出飞轮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后续飞轮温度研究及故障定位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为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文本选自《居住在华人之间》(A Residence among the Chinese:Inland,on the Coast,and at Sea)的第十一章至十二章,共12348多字。该书记录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于1853-1856年间第三次访华窃取中国茶树以及茶产业机密的经历。其中,第十一章至十二章以罗伯特·福琼1854年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发生船体砰击。对于大型船和高速船而言,在航行过程中往往会承受着巨大的砰击压力载荷。强烈的砰击不仅会造成仪器失灵、船员受伤,甚至可能导
演示软件己经成为人们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高效地完成工作。它的出现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诸多便利,在工作汇报、企业宣传、产品发布、毕业答辩等场合都需要进行演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版式既美观又能突出想要表达的重点。所以,作为设计师应该对演示内容进行合理的排版设计和逻辑引导,这样可以使主体内容清晰可见,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以聚焦演示的中心内容,让版式更加整洁美观。
异形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其不仅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截面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其可灵活布置在建筑的各种部位,减少不必要的凸出以提高室内观感和节省室内空
阻尼研究是结构振动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混凝土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大宗材料之一,而普通混凝土阻尼偏低问题影响混凝土构筑物的动力学特性。目前国内外对高阻尼混凝土
威廉·斯泰隆擅长在作品中将个体经验与重大历史事件交织在一起。在《苏菲的选择》一书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构,斯泰隆展现了小说家追问历史的权力。这部作品一直被誉为是揭示集中营暴行的一部杰作,但小说对大屠杀历史的重构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路易斯·蒙特斯的历史与文本的关系理论和米歇尔·福柯的权力关系理论来探讨在《苏菲的选择》中,作者斯泰隆如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构来质疑历史叙事的权
本次汉译实践所选用的文本为《居住在华人之间:内地,沿岸和海上》第十四至十六章。此书于1857年在伦敦出版,作者是英国“植物大盗”罗伯特·福琼。国内外少有学者研究过此书,其汉译本尚未出现。作者选取此书进行翻译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国茶叶被“盗”往国外的事实以及展现一些中国植物的特性、分布和栽培;带领读者体验福琼在华的所见所闻和奇妙体验以及客观地为读者呈现中国晚清的社会风貌;以及在目的论和功能对等指导下探讨
21世纪以来,超材料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青睐,尤其是常规超复合材料,由于其独一无二的物理性能和灵活可控的制备方法,其在无线通讯传输、电容器以及电磁吸收屏蔽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巨大。本文分别以绝缘体氧化铝(A1203)和半导体碳化硅(SiC)为基体,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石墨烯以及碳-铁(C-Fe)为功能相,成功制备出具有负介电性能的常规超复合材料。采用超声分散-冷冻干燥技术获得GO-A1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IVD患者82例为SIVD组,筛选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4例为对照组,依据
随着国家城市建设进程发展的加快,地下工程正在往更深处进发。随之而来将面临许多问题,深部地质环境复杂,岩体锚固机理不明确制约深地工程安全发展。探究加锚岩体时效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