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蚧比较形态学研究(半翅目:蚧总科:粉蚧科)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zq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蚧,体型微小、生活隐蔽,以吸食植物汁液为害,是重要的农林业生产害虫。粉蚧的鉴定分类,主要依据雌成虫形态特征,对于若虫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基于文献资料和玻片标本,主要研究粉蚧雌成虫分类特征的变异类型,分析每一种特征的分类学价值,同时分析粉蚧各分类特征随着龄期发育的演变规律,总结各龄期共性特征,评估各分化特征对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  1.通过比较分析雌成虫形态特征,总结了各特征不同的变异类型,绘制了13幅局部特征形态比较图并分析了各特征类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认为:  (1)粉蚧雌成虫较好的分类特征有触角节数、足退化与否、后足透明孔的有无及分布、爪齿有无、跗冠毛顶端尖细或膨大、五格腺有无及分布、多格腺类型及分布、柱腺的有无及分布、腺体是否成群分布、刺孔群对数、尾瓣刺孔群结构、尾瓣硬化棒有无、背孔对数、腹脐、肛环类型、锥刺类型。  (2)不具备稳定性变异类型,但在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可用于近缘种区分的特征有触角端两节肉质刚毛数量、下唇长宽比和各节刚毛数量、单孔的分布和数量、管腺的分布和数量、背孔唇瓣上的三格腺和刚毛、肛环毛长与环径之比、体毛形态和数量。  (3)各类群间没有明显变异类型,一般不用于分类的特征有触角各节长及刚毛数量、下唇节数、爪冠毛、三格腺的分布、胸气门等。  2.通过对选取的34种粉蚧各龄期之间特征的演化研究,阐述了每种粉蚧从一龄若虫到雌成虫逐渐变化、二龄雌若虫出现、三龄雌若虫出现、雌成虫出现以及各龄期保持较稳定的特征,并对各龄期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统计,结果得到:  (1)总结了粉蚧各龄期的共性特征,特别是在各龄期新出现的特征。同时总结了绵粉蚧亚科和粉蚧亚科的区分特征,并绘制了形态特征比较图。  (2)总结了各特征随龄期发育的演变规律,对触角节数、尾瓣刺孔群结构、腺体数量等特征随龄期发育的变化进行分析,对部分粉蚧各龄期的后足胫跗节长度之比进行了统计分析,呈现稳定的变化规律;有一些特征在各龄期状态基本保持稳定。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各个特征在各龄期的变化状态。
其他文献
从森林水源涵养的角度,以撂荒地为对照,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5种主要的次生演替灌木林类型的林冠截留性能、枯落物持水性能、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有效含水量
老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时常被人们所忽视。正因如此,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老人们的种种心理疾病就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专家呼吁全社会,千万不要忽视老人的心理问题,  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爱。     生活在都市里的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易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也有些老人将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与家庭和睦。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心理疾病,进而造成老年痴呆
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水土流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植被恢复虽能使原有退化的生态系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在黄土高原却出现了“年年
本试验以东方百合(Lilium ’Oriental Hybrids’)的主栽品种‘索蚌’(Sorbonne)和‘西伯利亚’(Siberia)为试材,较系统地研究了东方百合鳞茎的山地繁育及生长发育期间养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