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感染前后RNA编辑位点差异鉴定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vws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NA编辑(RNA editing)是指转录后的mRNA发生碱基插入、缺失或替换,使转录产物不能忠实地反映模板DNA序列的过程。RNA编辑通过改变遗传密码增加蛋白质的多样性,影响前体mRNA的剪切、转录本的翻译和非编码RNA的加工以及microRNA与mRNA的结合。RNA编辑位点在人、小鼠、果蝇等物种普遍存在,同时发现机体处于疾病、病毒感染情况下会影响RNA编辑的改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近年来严重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头号传染病。不同品种在应对PRRSV(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感染时存在差异,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通城猪比大白猪具有强的抗病力,且在转录组水平已经发现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但在两品种中是否存在RNA编辑位点的差异,RNA编辑位点是否参与抗病毒过程,不同组织是否存在RNA编辑位点的特异性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究。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开展本研究,利用本课题组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感染前后的肺泡巨噬细胞(PAMs)、脾脏、腹股沟淋巴结和睾丸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感染前后RNA编辑位点的差异和组织特异性。为探究RNA编辑位点的发生与抗病毒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猪的RNA编辑位点分析方法建立与编辑特点、分布特征分析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的猪转录组测序数据(23,936.9 million reads)建立猪RNA编辑位点分析方法,共得到1,404,554个RNA编辑位点,发生RNA编辑最多的是脂肪(629,840),最少的是脾脏(58,488)。RNA编辑类型共12种:A-to-G、A-to-C、A-to-T、G-to-A、G-to-T、G-to-C、C-to-G、C-to-A、C-to-T、T-to-A、T-to-C、T-to-G,其中 A-to-G(T-to-C)编辑类型的数量(50%左右)最多,C-to-T(G-to-A)类型次之;Two sample logo分析发现,A-to-G类型在-1bp位置缺少G,+1bp富集G,C-to-T类型的上下游序列整体呈现A和T富集而缺少G的特征。RNA编辑位点的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其主要富集在SINE重复元件附近;RNA编辑位点在假基因、lncRNA、microRNA前体等不同区域上都存在,且在外显子的富集程度最高。外显子上50%以上的RNA编辑位点会引起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发现了易受RNA编辑影响的氨基酸类型,且最容易引起氨基酸非同义突变的RNA 编辑类型是 C-to-T(G-to-A)。2.通城猪和大白猪PAMs细胞PRRSV感染前后RNA编辑位点的差异鉴定利用本课题组通城猪和大白猪(两品种感染和对照各3头)PAMs细胞双端100bp的RNA-seq数据和对应个体的基因组数据进行RNA编辑位点分析。在通城猪和大白猪的对照组和感染组中,分别得到16,425、15,339、14,695、16,248个RNA编辑位点。RNA编辑位点的分布特征与前述公共数据的结果一致。随机选取33个RNA编辑位点进行PCR验证,验证率达到78.8%。通城猪对照组与大白猪对照组相比RNA编辑位点数多(分别为16,425和15,339)。PRRSV感染后,大白猪RNA编辑位点增加,通城猪RNA编辑位点减少;表明大白猪受PRRSV刺激后在转录水平更易产生变异。PRRSV感染后A-to-G类型的编辑位点增加,介导A-to-G发生的ADAR基因的表达量也极显著上调(p<0.01),表明ADAR基因的表达会影响A-to-G的发生。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感染后的通城猪PAMs中发生RNA编辑的特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细胞黏附、正调控NF-κB转录因子活性、慢性炎症反应等;大白猪感染后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凋亡过程、病毒增殖过程、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而两个品种对照组的特异基因则主要参与调控转录过程、组织生长等。结果表明PRRSV感染会引起RNA编辑位点的改变,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感染后RNA编辑的改变与机体免疫、防御病毒有一定关系。结合已筛选得到的感染前后差异表达的microRNA分析3’-UTR上的RNA编辑位点。结果发现大白猪对照组SNAP23和DMXL1两个基因发生RNA编辑位点的3’-UTR序列上分别存在与ssc-miR-183和ssc-miR-192的结合位点,感染组CCNYL1的3’-UTR序列与ssc-miR-195结合,且这3个基因与microRNA的表达水平相反,推断RNA编辑位点可能会通过影响microRNA的结合位点影响基因的表达。3.通城猪和大白猪感染前后RNA编辑位点的组织特异性研究利用前述的12头猪的脾脏、腹股沟淋巴结和睾丸组织双端150bp的RNA-seq数据和对应个体的基因组数据进行RNA编辑位点分析。通过对通城猪和大白猪对照组脾脏、腹股沟淋巴结和睾丸RNA编辑位点的编辑水平进行分层聚类和相关性分析,发现RNA编辑位点具有品种和组织特异性。对照组中,利用方差分析(p<0.05)筛选出三个组织共有RNA编辑位点的编辑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基因表达量的关系,推断RNA编辑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不同组织发生RNA编辑的特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通城猪和大白猪与免疫相关的两个组织(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的特异基因都与机体免疫调节相关,参与不同的免疫调控相关通路;而睾丸组织的特异基因则与繁殖性能相关。与对照组相比,PRRSV感染后在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通城猪的RNA编辑位点数减少,大白猪增加;在睾丸中两个品种的RNA编辑位点都增加。利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K-S test)方法分别分析两个品种三个组织中对照组和感染组共有RNA编辑位点的编辑水平差异,发现通城猪和大白猪不同组织感染前后的RNA编辑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该结果与之前PAMs细胞的结果不一致,说明PRRSV感染后,RNA编辑水平在组织和细胞中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分析通城猪和大白猪感染后不同组织发生RNA编辑的特异基因,发现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的特异基因仍然富集到自噬、正调节病毒增殖、应对DNA损伤刺激等过程;睾丸的特异基因主要与神经元发育、组蛋白甲基化、负调节趋化因子配体的产生和白细胞介素8的产生等相关。
其他文献
黄瓜嫩果斑驳皮色是重要的外观品质性状之一,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目前对形成及发育调控了解非常有限,开展黄瓜嫩果斑驳皮色调控基因精细定位和功能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果皮斑驳形成机理,促进黄瓜外观商品品质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绿色斑驳果皮种质WI7632和白色无斑驳果皮种质XNS16-1为双亲,构建F2分离群体,结合表型数据揭示黄瓜嫩果斑驳皮色的遗传规律;通过双亲间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叶绿体透
学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属茄科植物,长久以来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近年来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辣椒的种植面积也大幅上升,但辣椒的产量却深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寻找辣椒逆境胁迫响应基因,解析逆境胁迫通路对提高辣椒产量具有积极意义。为探究辣椒逆境胁迫响应基因,实验室前期对辣椒NAC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和分析,发现辣椒CaNAC035基因对冷和盐等逆境
学位
为探究甘蓝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花色的关系,本研究以甘蓝黄色花AP07和白色花AP14为材料,采用液相色谱法结合代谢组分析,探究类胡萝卜素及含量在甘蓝黄花和白花中的代谢累积特性。利用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探究甘蓝花色形成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初步比较分析了甘蓝黄花和白花着色过程中细胞及关键细胞器的形态学差异。AP07花瓣细胞结构的形状规则,有色体内质体小球数
学位
葡萄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果树,其果实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都很高,被誉为“四大水果”之一。葡萄在栽植与生长过程中,常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葡萄白粉病就是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影响因素。葡萄白粉病的发生条件较为广泛,且对设施栽培的葡萄危害更大。因此,挖掘葡萄抗白粉病基因,研究其抗白粉病功能,对创制葡萄抗白粉病新种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前期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发现了一个受白粉菌诱导上调表达的基因,命名为VqLec
学位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重要大宗蔬菜。近年来,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导致十字花科植物根部肿大,地上部萎蔫,生长势弱,在我国24个省(市、区)都有发生,已成为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生产中的主要威胁。在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基本国策下,化学诱抗剂因其具有广谱抗病性
学位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ra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十字花科作物根部,引起根部肿大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威胁着十字花科作物的可持续发展。挖掘抗性基因资源、选育抗病品种是克服根肿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芜菁(Brassica rapa L.ssp.rapa)作为根肿病抗性基因资源最多的芸薹属作物,筛选鉴定芜菁抗病材料和挖掘抗性基因资源对根肿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
学位
黄瓜是瓜类植物中最重要的蔬菜之一,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栽培黄瓜具有独特的单性结实能力,在没有授粉或其他刺激的情况下可以形成无籽果实。这特性对于在常见的设施栽培条件下,没有传粉者或在高湿度、弱光、高温等不适宜的环境下种植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关于单性结实黄瓜种质资源的基因研究和定位工作还很少。探究黄瓜单性结实性状QTL位点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黄瓜单性结实的遗传机制,促进单性结实种质资源的创新,
学位
MAPK级联信号途径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主要参与调控生物体内的信号转导过程,如激素信号响应、生长发育、细胞分裂调控和细胞胁迫反应等。研究表明,SIP2作为一个MAPKK,通过Sym RK-SIP2-Lj MPK6途径参与调控百脉根与根瘤菌早期共生信号的传递,影响共生早期侵染线的形成和根瘤发育的起始,这表明MAPK级联反应介导根瘤共生早期信号转导。本研究证明Lj PP2C与Lj MPK6有相互作用
学位
干旱和盐渍化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除了培育耐盐耐旱的作物品种外,施用外源物质改善其抗旱和抗盐能力是提高干旱和盐渍土壤利用率的一条重要途径。硒(Se)在提升植物应对多种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中作用已被报道,但其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材,以营养液中施加亚硒酸钠的形式处理番茄幼苗,研究了外源硒在调控番茄干旱和盐
学位
目的 探析小儿肺炎疾病治疗方案中,盐酸氨溴索+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21年1—8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62例,基于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行联合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症状缓解、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结果 治疗组疗效96.7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30);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