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国务院批准土家族为单一民族。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2月1日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过中央国务院国函[1993]36号文批复①发布。恩施土家摆手舞在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成立后,被申请成为恩施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多样化的文化大环境中,民族自主性或客观性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土家摆手舞发起传承和保护。本文立足于1983年恩施土家族的成立,研究恩施土家族成立后,由“土家人”演变成“土家族”后的恩施摆手舞文化的发展路径与手段。成为土家族后,族民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可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增强,使恩施土家摆手舞文化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更新了摆手舞的发展路径与手段。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收集有关恩施土家族成立前与成立后摆手舞文化的发展资料,发现在恩施土家族建立后,恩施摆手舞文化的发展客观存在的两条路径,在两条大路径下,又细分成了八种发展手段。研究结果表明:(1)恩施土家族成立后,土家族摆手舞的发展客观反映出有两条路径,路径一是摆手舞文化的民族自主发展路径,路径二是摆手舞文化的民族外在推动路径。(2)恩施土家族成立后,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发展手段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本论文研究出恩施土家族成立后,摆手舞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八种发展手段:①专人传承,即传承人传承摆手舞的手段;②社区推动,即民族社区具有独立特征的传承手段;③广场舞交流,即摆手舞的内涵与元素与广场舞在交流中传承的手段;④行政监管,即在政府的重视下对摆手舞进行监管发展的手段;⑤教育引进,即学校教育引进摆手舞文化的发展手段;⑥经济推动,即恩施旅游业结合摆手舞文化共同发展的手段;⑦媒体宣传,即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媒体发展摆手舞的手段;⑧赛事发展,即恩施地区开展或参与以摆手舞为主题的赛事的发展手段。(3)恩施土家族摆手舞发展路径与手段的研究能提升恩施土家族的对外认知度,增进土家族的团结意识,能在传承和发展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道路上,对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动态发展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