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与信仰之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ang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尤其受到热评热议。当前对“神农架系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中苦难叙述的探讨,很少有论者关注陈应松的苦难叙事在整个底层文学格局中的意义。底层文学自诞生之日起纵然倍受推崇称颂,但也因为过度书写苦难而遭到批评指责。当我们正视底层写作的意义与限度并存、如同一把双刃剑之后,如何找到更好的生存、发展路径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陈应松其人其作正是一个可供分析的典型案例。在笔者看来,相对某些底层文学的作者沉溺苦难、展览苦难,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重视探讨苦难的出路问题,体现了一种开辟信仰空间的倾向。通过信仰与苦难的互动,陈应松为笔下层层淤积的苦难找到了疏导途径,突破了底层文学为苦难而写苦难、以至沦落为“仇恨叙事”、“残酷叙事”的困境。在犀利的现实批判之中贯通、流动精神信仰的潜流,将残酷世相与幻美想象互相映照,正是陈应松笔下最为摇曳多姿之处。具体而言,陈应松一方面通过描写死亡、暴力等内容表现底层生活的艰辛困窘,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陈应松重视探讨苦难中生命韧度和生存经验,由此激发人们对生命本体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畏,即所谓的“敬畏生命”。应该说,陈应松阐释的“敬畏生命”达到了一种信仰的高度,在他的文学世界中,死亡、暴力等苦难内容被转化成了建立信仰、贴近信仰的洗礼过程。首先,本论文认为,陈应松以复杂的情感态度、多元视角塑造了一个丰富立体的底层世界。“神农架系列”不仅将造成苦难的原因指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外在的人力,而且也指向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自身。其次,分析并解释陈应松苦难叙事中出现的大量死亡、暴力描写现象。在本文看来,这些死亡、暴力内容既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关,又与作家情感的焦虑和对死亡艺术的表现策略密切相关的。正因为无法为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死亡、暴力提供有效解决途径,于是陈应松将苦难的出路指向精神信仰层面。再次,探讨“神农架系列”开辟信仰空间的倾向。由于无法在现实中为苦难找到有效解决途径,陈应松将之导向信仰空间。陈应松借助神农架本身的神秘地域文化,通过对奇诡自然环境的展示,对“奇人”、“奇事”的描述,对灵异动物的塑造中营造神秘的文化色彩唤醒人类“敬畏”精神,包括对自然万物、对生命的敬畏,即“敬畏生命”的精神信仰。最后,探讨陈应松创作的意义与限度问题,并且总结其人其作对底层写作的启示意义。陈应松的独特性在于运用苦难/信仰的双向思维、通过多元视角看到一个丰富立体的底层,这足以证明,艺术化地展现苦难比赤裸裸、血淋淋地袒露苦难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另一方面,和众多底层创作者一样,陈应松也无法真正消除现实苦难,这既是他的“硬伤”也是整个底层文学的限度。然而,陈应松引苦难入信仰的表现策略也不失为现有条件下一种积极尝试。
其他文献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被害人犯罪一直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刑法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无被害人犯罪的研究对世界各国的刑法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也以此为契机掀起了一
本论文全面评价了制草乌甘草配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作用,研究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基础;并针对制草乌甘草组合中主要指标成分研究其配伍前后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同时初
徇私枉法罪不仅破坏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且还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因此,我国一直把查处徇私枉法罪作为渎职罪案件中惩治的重点。徇私枉法罪的犯罪客体
机械故障特征提取的内积变换原理要求匹配基函数与目标特征之间的相似性。在缺乏故障特征的精确信息这一不利条件下,根据故障呈现出的确定性以及统计特性能够有效指导基函数
笔者以专利文献作为翻译文本,进行汉译日笔译翻译实践。之所以选择专利文献作文实践对象,是因为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有幸接触到了专利翻译的工作,并且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渐发现了专利
柔性太阳电池可应用在卫星、飞艇、无人机、单兵装备、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上,极具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柔性硅薄膜太阳电池、柔性碲化镉太阳电池、柔性铜铟镓
<正>当传统包装与文化创意、跨界营销、互联网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厦门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内很牛,实力型上市大企业,执瓦楞纸箱包装牛耳,它
杰扎仓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之一,属色拉大乘州的一个扎仓。自1460年贡钦·洛追仁庆森格创建以来,该扎仓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三大寺中的第二大扎仓。据1959年之前的统计,当时的
阅读是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习者学习前人经验,发展自身思维的重要环节。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它既包含了读者对外国语言文字本身的认知,还有读者对阅读价值的取舍,思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