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作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课题之一,将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也将对全球生态系统、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目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协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因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将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和生态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对区域城市化进程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为主要线索,首先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本质和内涵出发,分别建立我国各地区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参考现代化标准和世界各国指标数据找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各项指标的测度标准,运用功效系数和层次分析法分别测算出我国2003-2011年各地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得分,并对我国区域2003-2011年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次,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建立城市化和生态环境面板数据模型;最后,根据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判别准则,建立我国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近10年来,我国各地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且增长较大,但我国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发展水平仍不够高、发展还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等特点。 (2)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格兰杰因果结果分析表明:近10年来,我国各地区城市化发展是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但不能得出生态环境变化是城市化变化发展的原因。 (3)我国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空间相关性显著。 (4)我国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生态环境水平也将得到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