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新近的研究证实,炎性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病理学基础)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粥样硬化斑块区的脂质核心及破裂斑块的“肩区”,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源性的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全过程。当血管内皮因各种因素受损后,局部发生炎症反应,一方面表达多种粘附分子(如E-选择素),介导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滚动、粘附、迁移和聚集;另一方面又分泌致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这些致炎因子在内皮下使单核细胞转变为巨噬细胞,摄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进一步分泌TNF、IL-1等致炎因子,进而趋化、招募炎性细胞,增强局部炎症反应,使粥样斑块病变逐渐趋向于复杂化,增加AS斑块的不稳定性。因此,炎性因子在介导炎症反应所致血管内皮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性因子存在基因多态性,而且,这些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可以通过影响自身及其他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活性,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鉴于炎性因子在介导炎症反应所致血管内皮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课题选择TNF家族、IL-1家族、E-选择素(E-selectin)三个重要的细胞因子,进行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CHD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本课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AFLP)、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三种炎性因子的基因型,并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CHD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炎性因子TNF家族、IL-1家族、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并对两组间炎性因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进行关联分析,进而确定CHD的危险因子或易感基因;同时,应用ELISA、免疫比浊法等免疫学技术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脂水平,并结合其基因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炎性因子基因突变位点与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关联程度,从而达到为筛选汉族人群CHD的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和探讨炎症致CHD发病机制的目的。 本课题分三部分进行:各部分以CHD为研究对象,探讨汉族人群TNF、IL一1、E一selectin各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CHD的关系,并观察CHo及CHD亚组血清TNF、IL一l、E一seleetin水平的变化,分析下NF、IL一1、E一seleetin各基因型对血清水平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咒 1.在汉族人群中均存在INF一aG一238A、G一308A、C一857T、C一863A、T-103lC及TNF一pG十252A、c+804A基因突变位点,各基因位点均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并且各基因型分布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各种族间存在自然分离。 2.携带TNF一a一863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患CHD的危险性分别是CA或AA基因型、A等位基因的1.83倍和1.66倍:而TNF一p+804位点携带AA或CA基因型、A等位基因患CHD的危险性分别是CC基因型、C等位基因的1 .704倍和1.468倍。结果表明,州F一a启动子区域一863和TNF一p第4外显子十80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HD呈高度相关性,其中TNF·p十804*A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CHD人群的易感基因。第二部分白细胞介素一1(ILI)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1.在汉族人群IL一l家族基因存在IL一laC一889T、IL一lpC一sllT、IL一lpC+3953T、IL一IRaT+8006C、IL一IRaVNTRS个突变位点,其基因型的分布与其他种族和地区存在差异。 2.携带IL一laC一889T的CT或TT基因型的汉族CHD人群患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19倍,提示IL一laC一889T突变为CHD新的危险因子。 3.IL一laC一889T、IL一IRaT+8006C和IL一IRaVNTR基因突变可影响血清IL一la和IL一IRa的水平。血清IL一la、IL一IR叭L一lp比值的变化能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可用于CHD疾病的病情监测。第三部分E一sclec如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在汉族人群中存在着E一selectin S128R、E一seleetin+G98T基因多态性,并且在不同种族及地区间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2.E一seleetin S128R多态性与CHD具有相关性,SR基因型患CHD的风险约是55基因型的2.12倍,提示R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危险因子之一;而E一selectin+G98T基因多态性与CHD严重程度相关,携带GT基因型患者患心肌梗死的风险约是GG基因型的2.73倍,提示T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危险因子。 3.CHD组SR基因型携带者E一selectin血清水平显著高于55基因型,提示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可能间接地影响血清E一selecti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和养生实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传统养生的理论和原则也做了全面的剖析。
本文研究了苎麻叶中活性成分—绿原酸及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中活性成分—紫杉醇的提取、纯化及测定方法。 (1)确定了以乙醇水溶液提取绿原酸和紫杉醇的最
目的:探讨阶梯式管理在护理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护理人员410名,设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培训考核;2008年护理人员440名,设为观察组,接受阶梯式管理培训考核。比
数列是与自然数有关的函数,它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近几年的初中数学竞赛中频繁出现与数列有关的竞赛问题,这类问题灵活多变,它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背景 采用生物学技术将多种组织来源的细胞,进行自体心肌内移植,替代、修复或加强受损的心肌组织的生物学功能,是近年来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目前研究多集中在胚胎干
目的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联合用药情况和处方习惯。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使用了口服降糖类药物的门诊处方,对口服降糖类药物的品种、数量及其
目的:探讨中国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相关性。方法:检索已发表的中国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病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游泳和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
生命终结作为生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由于它的终结性,及一定程度上的不可琢磨性,又是自古至今人们在力图回避,不愿提及的问题。2003年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