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系病证,临床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食量减少为特征的病症。厌食会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反复生病,长期厌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以及智力发育,对小儿的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健脾运脾法”是调理小儿脾胃功能、提高小儿食欲的重要法则,是针对小儿脏腑生理特点和各种脾胃疾病的证候特点而采用的相应调治方法,多年来许多中医儿科学家以“脾不在补贵在运”为指导思想,强调小儿厌食以运为主,对包括厌食在内的多种小儿脾胃病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但运用健脾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则很少有人提及。导师通过前期大量临床研究,运用健脾运脾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患儿取得良好疗效。本课题以异功散加苍术方加减,体现小儿肺脾气虚型厌食症的治疗,当健脾助运与运脾化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脾胃气虚型厌食患儿静脉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比积(HCT)以及血清铁蛋白(SF)、25-羟基维生素D(25-OH-D)含量的变化,探讨健脾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5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按1:1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予口服异功散加苍术方,处方如下:太子参l0g,茯苓15g,白术5-l0g,苍术5-10g,陈皮6g,甘草6g。对照组予口服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布拉氏酵母菌散。两组在治疗期间除服用以上实验方案规定药物外,停用其它影响实验结果的中西医治疗。所有患儿疗程均为14天。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5项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检测。结果:异功散加苍术方对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总有效率达到88.0%,且在改善脾胃气虚型厌食患儿食欲、食量,调整患儿面色、精神状态及大便性状方面,效果较对照组为佳。从血液学检测结果分析,治疗后两组患儿静脉血中Hb、RBC、HCT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增减,且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实验组治疗后静脉血清中SF、25-OH-D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异功散加苍术方对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总有效率达到88.0%,且在改善脾胃气虚型厌食患儿食欲、食量,调整患儿面色、精神状态及大便性状方面,效果较对照组为佳。2.运用异功散加苍术方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厌食症,能提高患儿血液中血清铁蛋白(SF)、25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可能与异功散加苍术方能有效调整厌食患儿脾胃功能,加强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强机体的骨密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