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发展至今,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义务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其中以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2009年以来,随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宁德市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宁德市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受经济、制度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宁德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十分突出,县区、城乡之间的差距尤其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对义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在对此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和调研法等方式,把研究对象宁德市的义务教育资源分配情况,视为本次研究的主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将公平理论作为科学依据,将教育公平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等作为理论铺垫,对近几年来宁德市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从财力、物力和人力等三个方面。对宁德市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师资力量配置情况以及教学设施配置状况等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以此来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探讨。以调查为研究基础,从区域经济水平差异、二元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发展策略的缺陷、教育管理体制的缺失、教育发展观念的偏差等六方面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从均衡发展县区经济、提高义务教育经费配比、改善教育管理体制和政策、优化教育队伍、完善教育监管和评估体系等五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笔者希望此次研究,可以对改变宁德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提供科学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