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a425327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资源(以下简称高教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引出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以下简称高教资源配置)的需求,也引发了高教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在高教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利益关系的各种配置主体(如政府,高校,个人等),各利益主体都有自身的利益目标,并且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从而导致了高教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和竞争关系。然而政府是高教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其利益目标决定着高教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如何揭示高教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使公平性与效率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统一,以达到高教资源配置的均衡,这是本文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本文着眼于高教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效率这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利用系统科学与系统演化的思想,并结合博弈原理,分别从高教资源配置系统中主体与客体两种不同的维度入手,探讨高教资源配置的均衡性问题。一方面从多配置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出发,探讨高教资源配置均衡是否可能实现以及均衡实现的条件。另外一方面从客体出发,探索各种资源要素增长与教育政策之间的耦合性,并证实了该耦合性对高教资源配置均衡具有促进作用,也透析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还采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方法分析产生不均衡的原因,探索改进高教资源配置的方法。文章指出了“均衡不意味着一定有效,因为均衡分为有效均衡与无效均衡,当高教资源配置达到均衡之后,还需要对其配置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只有当公平性与效率达到某种统一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为:(1)从高教资源配置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出发,阐明了高教资源配置系统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性质,并将资源配置效率的Pareto原则与公平性准则相结合,构建了高教资源配置的均衡目标,界定了高教资源配置均衡的含义及相关概念,归纳总结了以往关于公平性以及效率分析的方法的特点,寻找恰当的分析计算方法,并从计算中找出高教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2)在分析高教资源配置均衡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决策主体的偏好及其特性,即主体偏好的多元性,差异性和演化性。本文认为,在高教资源配置中,多个配置主体之间之所以存在着利益冲突,除了资源是稀缺的因素之外,主体之间的公平性偏好不一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主体之间的公平性偏好的差异才导致了主体之间的不合作或合作程度低。因此主体之间的公平性偏好是均衡实现的前提条件。但是,又由于偏好具有演化性,因此多决策主体通过模仿学习的反复博弈演化过程能够提高公平性偏好程度,使得合作的倾向得以改善。本文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设计了一个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反复演化模拟证实了上述结论。(3)高教资源配置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除了要提高各决策主体之间的公平性偏好的一致性程度之外,还必须依赖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性并非唯一的均衡准则,在“理性人”的假设下,政府决策者的目标是自身效用最大化,这与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在很多场合下可能是不一致的。在行为主体的偏好多样性的情形下,如何协调多元偏好,实现高教资源配置政策的统一选择,也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重要条件。而由个体理性转化为集体理性,需要有合适的公平竞争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本文为寻找解决的办法,在阐述一般高教资源管理机制的含义、意义及设计合理性的同时,设计了一种实现高教资源配置均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论证了它的有效性。(4)采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方法,分析了资源要素的功能特性(包括功能制约性、能动性、互补性)和高教资源配置系统随资源要素功能变化而变化的系统演化与涨落过程;构建了系统动力模型并结合我国高教资源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伴随高教资源增长与积累过程的制度政策性因素,同时,从我国高教资源增长的实际路径与客观规律中发现我国高教资源增长和积累与政府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并研究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手段在高教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及其产生的效果。(5)研究了高教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方法和相关模型,以我国各地区普通高校实际数据为依据,对其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既分析了相对无效的现象,又分析了产生相对无效的原因,分离出了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的地区。为了找出产生相对无效的原因,对于那些相对无效的地区,进一步分离出了哪些地区是因为投入过度造成的相对无效,哪些地区是因为产出不足造成的相对无效。(6)如何协调好高教资源配置过程中公平性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高教资源配置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总结归纳了以往在高教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不同观点,确认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且这一关系会因时间、空间和讨论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政府在高教资源配置过程中,总是以“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来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偏好。根据这一判断,我们采用了概念格的思路来描述决策过程,并且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公平与效率关系进行了实际调查,然后进行实证分析。(7)在总结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现高教资源配置均衡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测量机的误差修正理论,并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空间误差检测方法。更多还原
目的探讨后牙种植体贵金属冠修复早期对微生物黏附的影响。方法采取目标牙戴冠时邻牙、戴冠后第1周、1个月、3个月舌腭侧牙菌斑,进行厌氧总菌培养24~48h,进行菌落计数。结果第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成为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保证,混凝土构件普遍面临工程裂缝这一常见问题,而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受到混凝土裂缝深度的直接影响,为此,本文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平面采点计量形位误差处理的形式和项目以及计算机统筹处理的基本原理。可解决没有新型三坐标机,或三坐标机也不能施行的测量处理问题。还可用于实时处理。
在对含硫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催化氧化法,并以天然锰矿物作为催化剂,以此来达到预期中的处理效果。文章从含硫废水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分析入手,对天然锰矿物催化氧化法处
PBA工法是目前新兴的地铁车站的一种浅埋暗挖工法,浅埋暗挖法施工地表沉降的控制是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论文结合北京地铁16号线马连洼车站工程实践,通过建模数值分析,得出暗
本文以本校金融专业的《金融法规与案例》课程为实践对象,尝试通过利用课堂教学,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高校的专业教育中,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相结
目的 :研究帐篷涂层隔热效果,改善帐篷系统"日照超温"效应。方法 :实验用帐篷样品为多腔室气柱支撑一体式结构,密闭空间由双层篷体构成。帐篷内部设置4个测量点,包括帐篷过滤
对于椭圆和双曲线,其形状均可用一般二次方程来表示。测量时,可将工件按任意方位置于坐标测量仪器(如万工显、三坐标测量机等)的测量坐标系中,沿实际轮廓依次测出若干点的坐
为摸清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分季节开展了10次监测。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自动感应拍照法,共记录到鸟类13目41科115种。其中,含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