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2年电影产业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高达200多亿元,中国成为除美国之外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上游影片的生产者和产业下游影片的放映者之间的纵向交易越来越频繁。目前电影产业上下游企业主要通过纵向约束和纵向一体化进行跨环节交易,但是由于电影产业的高风险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纵向关系形式复杂多变。近年来,由于电影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约束造成了收入分配扭曲,使得上下游企业间的矛盾加剧。一些电影企业通过纵向兼并或投资参股的方式进行前向或后向一体化,处在不同环节的电影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比重不断提升,纵向一体化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将制片和发行作为产业上游,院线和影院作为产业的下游,分析过程围绕电影产业上下游展开。结合中国电影产业实际情况,以产业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利用模型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在票房分账制度下中国电影纵向一体化的动因及一体化产生的竞争效应和福利效应。着重研究在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纵向一体化比例不断提高及纵向一体化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对产业组织结构及福利产生的影响。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纵向约束、纵向一体化动机、纵向一体化效应等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对以往国内外对电影产业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后文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中国电影产业特征,制片、发行、院线和影院之间的关系及市场结构状况。在分析纵向约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电影特征,分析电影产业上下游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动机以及当前一体化主要的模式。最后,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不同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对上下游企业产生的影响。在结合具体的案例,探讨一体化对电影产业产生的福利效应,并对是否需要对中国电影产业制定反垄断产业政策提出相应的思考。通过模型和案例分析可知,在当前电影市场竞争性与垄断性并存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消费者福利。但是已在市场上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一体化企业在继续深化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时,会产生市场圈定效应从而对非一体化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相关政策制定者应警惕大型电影集团将纵向一体化当成获取垄断地位的一个手段。在鼓励中小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同时,对大型电影集团的纵向兼并应给与合理引导和规制。本文结合电影产业的特性,从企业内部提高效率和企业外部市场获取垄断的角度,分析影响电影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动机和纵向一体化的竞争效应及福利效应。在分析纵向一体化的竞争效应时,综合考虑了电影产业内纵向一体化的规模及进行一体化企业的市场势力及所处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