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中的基础和核心技术都是视频编码技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个视频编解码标准被制定以来,国际上已经制定了许多视频编码标准,但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它的目的始终是为了追求压缩性能最大化。近年来,随着高清视频的普及、超高清视频的出现,视频压缩性能与人们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为解决这个矛盾,在2010年1月ITU-T和ISO/IEC成立了联合视频编码组JCT-VC这标志着新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H.265/HEVC制定工作的正式开始,并于2013年1月推出了H.265/HEVC的1.0版本。作为视频编码算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分像素插值算法会对视频编码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视频编码标准H.265/HEVC中,使用DCT插值滤波器(DCTIF)进行分像素插值,但是其插值计算复杂度较大,尤其对于有些高分辨率视频编码的应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在不改变视频压缩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分像素插值速度,从而提高视频编解码效率,以更好满足现阶段高清视频、超高清视频普及对视频编码实时性的要求。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追踪视频编码标准中分像素插值方法的发展,概括现阶段视频编解码过程中典型的分像素插值方法,包括双线性插值、双三次插值等线性插值算法以及基于轮廓的插值等非线性插值算法。对比其插值内核,插值原理和优缺点,并对多种插值方法进行实验比较与分析。2.研究H.265/HEVC视频编解码标准,对其中分像素插值内核的参数确定进行理论推导。在HEVC的10.0版本中,应用DCTIF来实现分像素插值过程,即进行亮度插值时采用8阶对称插值滤波器{-1,4,-11,40,40,-11,4,-1}实现1/2像素插值,采用7阶非对称插值滤波器{-1,4,-10,58,17,-5,1,0}和{0,1,-5,17,58,-10,4,-1}实现1/4像素插值;进行色度插值时则采用4阶插值滤波器。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第二代数据流单指令多数据扩展指令集SSE2指令集对HEVC中分像素插值过程进行指令级优化,优化后,进行半像素插值的处理速度最高提高到342%,进行1/4插值的处理速度最高提高214%,实现了插值性能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