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型不育系与温敏型不育系杂交后代花粉育性的遗传学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构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粤泰A/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粤泰A/(HD9802s/9311无芒)、粤泰A/(HD9802s/9311有芒)、粤泰A/(粤泰A/HD9802s)、(粤泰A/HD9802s)/粤B以及粤泰A/HD9802s的F2和F3群体来进行HD9802s对粤太不育系恢复的遗传学基础研究以及恢复基因的等位性测验,在HD9802s花粉不育的播期观察粤泰A/HD9802sF2和F3花粉的分离情况,为连续核代换选育不育细胞质背景的温敏核不育系和温敏核不育背景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作前期研究,在生产上能够结合红莲型不育系和温敏核不育系的优点,选育出新型不育系;并且在理论上为研究雄性不育机理提供新的探索途径。 HL-CMS粤泰A/TGMS HD9802sF1花粉育性达60%以上,自然结实率正常,F2不育株与高可育株的比例为63:238(1:3.78);粤泰A/(粤泰A/HD9802s)后代基本上都是可育的;(粤泰A/HD9802s)/粤B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比例是1:1,这说明粤泰A仍然表现出配子体败育特征,HD9802s对粤泰A的育性恢复表现为1对恢复基因的遗传模式。粤泰A/HD9802s后代育性表现与红莲型核质互作不育系一般的恢复品种对其育性的恢复表现有所不同,推测是由于HD9802s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在核质互作不育系中能够表达,使得粤泰A/HD9802s F2群体后代出现不育株的分离,不育株:可育株(1:3),虽然温敏核不育基因能够表达,但同时它的表达在一定程度还是受到影响的,可能是因为核质互作不育系中的不育细胞质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表达不够彻底,使得一些不育株恢复育性。 在等位性测验中,通过配组粤泰A/(HD9802s/9311)来进行等位性测验,F1杂交后代没有分离出不育株,故HD9802s和9311对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的恢复基因是等位的。在粤泰A/(HD9802s/9311)这个群体中有一部分植株表现出抽穗感光特性,这是一种感光现象。初步分析表明群体中带有Se-1感光基因和Ef-1迟熟基因,也可能是HD9802s/9311形成配子时,部分配子因为基因重组后没有感光抑制基因。 在HD9802s花粉不育的播期观察HL-CMS粤泰A/TGMS HD9802sF2和F3花粉分离情况,观察到在F2群体和F3群体不育株中花粉败育主要以无花粉型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圆败型,没有典败型。可育株中败育花粉出现分离,有的同时出现可育花粉、圆败和典败,但败育主要是以圆败为主。圆败型败育花粉的出现是由于有红莲型不育基因S(rfrf)的作用,温敏核不育基因msms使后代植株的败育花粉呈典败型。主要表现为无花粉型,说明温敏核不育基因msms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背景下使植株花粉败育提前了,由原来的典败型转变为无花粉型。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一种官职说大不大,手中并没有什么实权,说小也不小,因为他/她的工作细碎而重要,重要到涉及到很多人的未来!你猜到了吗?这就是班主任!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有时候觉得
期刊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个人的发展是教育界的战略性课题.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改进、专业的成长、个人素养的提高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条件和
研究背景与目的: 细胞基因组DNA随时遭受DNA损伤的侵袭,其中引起细胞内DNA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其中内源性因素有:复制错误;随机碱基损伤(脱氨基作用、脱
莫基新,现为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书刻院副院长、广西卫生文联副主席、广西老年书画研究会书法院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论文报道红厚壳中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及其生理活性测试结果。 红厚壳(CalophylluminophyllumLinn.)为藤黄科Clusiaceae(或Guttiferae)红厚壳属(CalophyllumLinn.)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披碱草属Elymus L.是小麦族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多年生属,约有150余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澳洲、北美洲与南美洲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披碱草属包含的许多种可作为饲料作物,在提高谷类作物和牧草质量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而且对研究小麦族进化具有生物学意义。因此,研究披碱草属物种的系统分类和生物系统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自林奈确立Elymus以来的200多年里,其属的分类界限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