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78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日平均、日最低气温和日最高气温资料的筛选和缺测插补,利用趋势性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空间插值分析和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各站点年、四季、月和年代际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10℃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黑龙江省农、林、牧等相关部门提供较详细的气候变暖数据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308℃/10a,显著增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且有加快的趋势,突变发生在1988年;2007年是最暖的一年,其平均气温距平为+1.68℃(哈尔滨地区气温距平变化最大,为+3.84℃);冬季增温最为显著,秋季次之,春季、夏季则呈弱增温趋势。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纬度每升高1°平均气温约降低1℃;随着年代的增加,黑龙江省东部、南部及西南部的高温区面积逐渐扩大,北部的低温区面积不断缩小,纬向变化较为明显;黑龙江省四季平均气温空间分布与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皆呈两脊一槽的形状;1月平均气温变化梯度最大,由北向南平均每一纬度相差约1.55℃,7月南北温差差异最小,平均每一纬度相差约0.51℃。(2)黑龙江省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为0.46℃/10a,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984年发生突变;孙吴县气温升幅最大,平均每十年升高0.97℃。黑龙江省西南部和东部平均最低气温较高,西北部平均最低气温偏低;年平均最低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夏季南北温差差异最小,每一纬度相差约0.8℃;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最大,每一纬度相差约1.76℃;月平均最低气温与月平均气温一样,都是7月南北温差最小,但是南北温差最大的月份与月平均气温不同,为12月。(3)黑龙江省平均最高气温与四季平均最高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平均最高气温与时间呈现低度正相关,但是四季平均最高气温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冬季增高幅度最大,春季和夏季的增温幅度相对较小,秋季增温趋势最不明显;在研究时段内出现一次突变,发生在1988年。同一纬度地区,黑龙江省西部平均最高气温最高,其次是东部,然后是中部地区,整体表现出高温区向北移动的趋势;南北气温差异比较大,平均每一纬度相差约0.76℃;平均最高气温在夏季时南北气温差异最小,为0.39℃;冬季时南北差异最大,平均每一纬度相差1.29℃;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与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致,均为12月南北差异最大,7月最小。(4)黑龙江省近52年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非对称性变化,最低气温增幅几乎是最高气温的两倍,表明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白天增温较弱。(5)黑龙江省≥10℃积温呈升高趋势,且与时间呈现高度正相关,每十年升高57.81℃;≥10℃积温在1996发生一次增暖突变,热量大幅度增多。黑龙江省≥10℃积温空间分布由北向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变化呈明显的纬向分布,同时也受到山脉走向的影响,平均每一纬度相差约138℃;从年代际空间变化来看,随着年代的增加,≥10℃积温的高温区有明显的北移和东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