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CD4<'+>Th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粘附能力的影响

来源 :南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under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lT-I)在人外周血CD4+辅助性T细胞(helper Tlymphocyte,Th)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β-1,4-GalT-I对CD4+Th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β-1,4-GalT-I在CD4+Th细胞粘附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1.采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CD4+Th细胞,通过RT-PCR、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和激光共聚焦技术鉴定CD4+Th细胞中β-1,4-GalT-I的表达与定位。 2.将人外周血CD4+Th细胞分四组进行诱导培养:Fresh组不加任何细胞因子,IL-2组加入rhlL-2(10U/m1),IL-12组加入rhlL-2(10U/m1)+rhIL-12(2ng/m1),IL-4组加入rhlL-2(10U/m1)+rhIL-4(100ng/m1),通过半定量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h细胞中β-1,4-GalT-I的表达变化,运用层粘连蛋白结合实验比较各组CD4+Th细胞粘附能力的改变。 3.用a-乳清蛋白干扰人外周血CD4+Th细胞表面β-1,4-GalT-I的活性及底物特异性,行层粘连蛋白结合实验分析其对各组CD4+Th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结果: 1.人外周血CD4+Th细胞中表达长型和短型β-1,4-GalT-I,且基本均匀分布于细胞表面和细胞浆内。 2.rhlL-2、rhIL—12、rhlL-4等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人外周血CD4+Th细胞活化分化前后,各组CD4+Th细胞中长型B-1,4-GalT-I的表达水平、细胞膜表面β-1,4-GalT-I的表达水平、细胞粘附能力都各有差异,其中rhIL-2活化的IL-2组CD4+Th细胞与静止状态的Fresh组CD4+Th细胞相比较上述三个数据均有所增强,rhlL-2+rhlL-12诱导培养的IL.12组CD4+Th细胞又比IL-2组CD4+Th细胞均增高,rhlL-2+rhlL-4诱导培养的IL-4组CD4+Th细胞则比IL-2组CD4+Th细胞均降低。且分析可得CD4+Th细胞中长型β-1,4-GalT-I、细胞膜表面β-1,4-GalT-I的表达水平均与细胞粘附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 3.经a-乳清蛋白干扰人外周血CD4+Th细胞表面β-1,4-GalT-I的活性及底物特异性,各组CD4+Th细胞粘附能力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定位于人外周血CD4+Th细胞膜表面的长型β-1,4-GalT-I与细胞粘附能力密切相关,提示CD4+Th细胞表面长型β-1,4-GalT-I可能参与细胞粘附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砷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的影响,探讨砷致雄性生殖毒性的途径及机理。  方法:将40只10周龄清洁级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①对照组:双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我们对于基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确定了基因组中的基因编码序列,但是对于其功能却知之甚少。因此生命科学的发展的重点也转向了功能基因组学,基因
苏州园林作为苏州的一张名片,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着苏州风韵,展现苏州之美.在历史发展中,苏州园林建筑经历了毁坏、修缮、重建等时代变迁,建筑外形虽有变化,却未损园林文化强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EphA2与VEGF、MMP9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EphA2对大肠癌细胞VEGF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大肠癌组织及30例远癌肠粘膜组织中E
为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科协立足自身工作实际,提出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交流,依托中国科协和全国学会人才和智力优势,发挥科技团体的独特作用,促进企业创新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筑国家级、精品化、专业化的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平台。由中国科协与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科协承办的“第一届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于2015年5月22日至23日在广州白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观光农业园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措施,切实优化设施园艺的整体应用成效,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