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2018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4万亿美元,占我国GDP和世界份额比重分别为29.41%、28.31%,超过美国近一倍,产出如此可观的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整体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同时,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内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等问题,对外面临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趋势下的高端制造业回流、不发达国家中低端制造业“分流”压力,曾经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加工厂”模式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增长乏力问题倒逼中国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效率提升,而从理论研究与现实生活出发不难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原因在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高水平生产要素投入到制造业生产环节中,有助于制造业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因此,本文旨在摸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作用,试图为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相关研究较少,而且鲜少有涉及到服务业异质性。接着根据相关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效率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测量出我国制造业各地区、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从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理论分析,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通过规模经济、专业化、竞争和外溢效应四种机制产生作用。最后,收集我国2005-2017年30个省市和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地区上选取人力资本水平、交通便利程度、行业竞争度、研发投入、城镇化水平以及行业上选取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竞争度、研发投入、行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展开实证。实证分四个方面:第一从整体出发,实证结果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除研发投入外,其他控制变量皆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回归,发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服务业都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分别通过5%、1%、5%和1%的显著性水平。第三是从整体以及细分行业出发对我国中部、东部和西部分别回归,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作用大小会因为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甚至影响方向会相反。第四对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进行回归,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以及细分行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更为显著。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对统筹中国制造业生产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生产效率提升提供一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