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不断加深,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以及适应性农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位于川中丘陵区的盐亭县为例,研究在气候变化这一背景下,近52年(1961~2012年)来盐亭县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旱涝动态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采用Z指数法,根据盐亭县近52年来(1961~2012年)逐月降水量资料计算四川省盐亭县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四种主要农作物52年来生长期旱涝等级,进而分析了研究区域近52年(1961~2012年)来四种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旱涝动态。以1980年为界限,分段对盐亭县作物产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出趋势产量,进而剥离出气象产量。通过分析盐亭县近52年来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内旱涝等级与气象产量的相互关系,旱涝等级与作物减产率的相互关系来探讨盐亭县主要农作物生长期旱涝动态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御旱涝灾害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近52年来(1961~2012)水稻生长期内降水量最为丰富,其次是玉米和甘薯,小麦生长期内降水量最少。其中降水量波动最明显的是水稻,其次为甘薯和玉米,小麦生长期内降水量的波动最小。(2)近52年来(1961~2012)盐亭县在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内,旱涝频发。旱灾发生频率最高的是水稻(25.00%),其次是小麦(19.23%)和甘薯(19.23%),玉米(15.38%)旱灾频率最低。涝灾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小麦(23.08%),其次是水稻(21.15%),玉米(17.31%)和甘薯(17.31%)最低,近52年来该县主要大春作物生长期旱涝发生频率自20世纪80年代起有增加趋势;(3)盐亭县近52年来(1961~2012年)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趋势产量变化都是逐年递增的,而该区主要农作物气象产量的增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加快趋势。(4)近52年(1961年~2012年)来,盐亭县四种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内旱涝动态与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旱涝等级对不同农作物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干旱对于玉米这类大春作物减产影响较大,而洪涝对于小麦这类小春作物减产的影响较大。严重的旱涝灾害均会对作物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县在防御旱涝灾害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对旱涝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调整和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极端旱涝灾害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