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病原学种类、降钙素原(PCT)水平、预后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同时分析不同病原菌所致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PCT及其他相关指标水平的差异,为早期判断血行感染病原学种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收集2017年4月-2019年6月于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172名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血培养结果、PCT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全身性炎症相关多器官功能衰竭危重度评分(SOFA评分)、7天病死率、28天病死率等指标。根据四诊资料,由两位以上副主任医师根据阴阳辨证标准确定其辨证。以阴阳辨证为分组依据,比较组间的病原学种类、实验室指标、各项评分及预后的差异,进而分析中医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两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齐性检验检验水平α=0.10)采用t检验,不符合则采用非参数检验。多组间比较,如果方差齐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采用Welch方差分析。评估相关指标与分类结果的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检验水平α=0.05。成果:1.共计纳入172例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其中阴证58例,阳证1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基础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阴阳辨证为分组依据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阴证组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间接胆红素(IBIL)、尿素氮(Urea)、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低于阳证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高于阳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PCT上无显著差异(P>0.05)。阴证组的住院花费、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入住ICU的比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比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阳证组,住院死亡率、28天死亡率也显著高于阳证组(P<0.05)。3.肺部感染是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合并感染的部位,感染病原体以细菌为主,且革兰氏阴性菌(G-菌)占比最多。阴证组多重耐药菌占比更高,阳证组敏感菌占比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证组和阳证组最常见的病原菌均是大肠埃希菌,两组患者在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上具有显著差异,阴证组患者中因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血行感染的比例更高,而阳证组患者中因大肠埃希菌所致血行感染的比例更高(P<0.05)。4.在校正相关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AP≥80(比值比(OR)=3.409,95%置信区间(CI)[1.450,8.011])、ALB≥32(OR=3.584,95%CI[1.539,8.346])及血培养结果是大肠埃希菌(OR=2.618,95%CI[1.045,6.564])与阳证血行感染脓毒症成正相关(均P<0.05)。年龄(OR=1.056,95%CI[1.015,1.098)]、SOFA评分(OR=1.275,95%CI[1.088,1.493])和 使 用 血 管 活 性 药 物(OR=3.532,95%CI[1.247,10.006])与总体住院死亡率成正相关,是敏感菌所致血行感染(OR=0.184,95%CI[0.041,0.823])与总体住院死亡率成负相关(P<0.05)。亚组分析中,SOFA评分(OR=1.412,95%CI[1.123,1.774])与阴证组住院死亡率成正相关(P<0.05),而乳酸(Lac)(OR=1.409,95%CI[1.052,1.886])和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血行感染(OR=12.508,95%CI[0.989,158.229])则与阳证组住院死亡率成负相关(均P<0.05)。5.对单种病原菌性血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以G-菌和革兰氏阳性菌(G+菌)感染分组,G-菌组的PCT、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显著高于G+菌组,肌钙蛋白T(cTnT)显著低于G-菌组(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PCT(OR=1.017,95%CI[1.001,1.034])与G-菌性血行感染脓毒症成正相关,cTnT与G-菌性血行感染脓毒症成负相关(OR=0.034,95%CI[0.005,0.806])(P<0.05)。结论:1.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阴阳证候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相关,也与病原学种类相关,但与PCT水平与无显著关系。2.ALB、MAP和大肠埃希菌血行感染或可作为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阴阳辨证的依据,但是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试验研究验证。3.G-菌和G+菌所致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CT可作为鉴别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细菌种类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