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大变形冷轧变形后的高温回复处理对Pb-0.05Ca-1.5Sn-0.026Al(质量分数,%)合金后续轧制退火晶界特征分布(GBCD)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90%大变形轧制后在250℃下回复3min的样品中具有单一的很强的{100}<011>(旋转立方)织构,经后续液氮轧制30%并在270℃退火10min后,出现了较多的∑3,∑9和∑27等特殊晶界,特殊晶界比例最大接近80%,其中(∑9+∑27)晶界比例达到20%,特殊晶界有效地阻断了一般大角度晶界的网络连通性,合金的GBCD优化效果显著。该工艺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重复该工艺所获得的样品经大面积多区域EBSD测试,平均特殊晶界比例达到72%。取向成像显微晶界重构图显示样品中特殊晶界以弯曲的非共格∑3n晶界为主,对一般大角度晶界的网络连通性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经过25℃下1.28g/cm3的硫酸水溶液中600h腐蚀实验后,GBCD优化态样品晶间腐蚀程度明显较轻,晶界腐蚀深度仅为27.87μm,单位面积失重量为1.210×10-3g/mm2,表现出优异的抗晶界腐蚀性能。EBSD测试发现优化态样品中,特殊晶界的比例较高,达到77.8%,且能有效阻断一般大角度晶界的网络连通性,优化效果十分优异。进一步分析指出,大变形后的高温短时回复过程中,形变组织的快速演变所形成的某种特定取向对后续形变退火过程中特殊晶界的生成数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大变形轧制后高温回复处理所得到的单一高强度{100}<011>(旋转立方)织构有利于合金在后续冷轧退火过程中形成大量的非共格∑3晶界,这些可动性较大的非共格∑3晶界的迁移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一级和二级反应可生成∑9和∑27等晶界,这就是实现合金GBCD优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