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遗传转化体系和突变体库的建立

来源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g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可侵染多种植物,是很多植物维管束病害的病原真菌,常引起枯萎病,是重要的真菌类群。开展的功能基因基因组学研究,对于了解镰刀菌的致病性及其变异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侵染和转化真菌的特性,建立了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WTF)的遗传转化体系,并构建了突变体库,为WTF的致病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1、对进行WTF遗传转化的关键条件、因素和参数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WTF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其次是CA培养基,再次是V8培养基,产孢子量最少的是OA培养基;无论在那种培养基上,连续光照的分生孢子产量比黑暗条件高;潮霉素对WTF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应,但抑制效果因培养基不同而略有差异,MM培养基中潮霉素浓度50 μg/ml时已经能很好抑制WTF的生长,但在PDA培养基中则相对较难抑制WTF生长,由此确定75 μg/ml为使用PDA培养基进行WTF遗传转化的潮霉素最适浓度:农杆菌AGL-1转化WTF的效率明显高于菌株LBA4404和EHA105;共培养前对农杆菌用IM液体培养基(AS 400μmol/L)诱导6小时获得最佳的遗传转化效率;农杆菌的OD660为0.15-0.2,WTF孢子浓度为1×106个/ml,将其等体积混合后每皿涂150μl混合液,在26℃共培养48小时转化效果最理想。 2、将各种参数、条件组成镰刀菌遗传转化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WTF进行遗传转化操作和转化质量检验。结果表明:平均每1×106个WTF孢子可得到320-500个抗潮霉素的阳性克隆;从获得的WTF抗潮霉素菌株(TF)随机抽样进行PCR检测,结果100%能扩出特征目的条带,而且负对照和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论文白对照均无特征条带出现,表明该遗传转化的假阳性率低;在无潮霉素选择压力条件下经连续转接6代培养,仍然表现出潮霉素的抗性,表明获得的TF的插入标记稳定。 3、利用组装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对盯F进行比较大规模的遗传转化,获得1884个TF,分析、比较其中867个TF与野生型的菌落形态、菌落颜色、产抱量等表型的差异,得到相关突变体26个,突变率约为3%,其中生长缓慢的突变占0.12%,菌落形态的突变占0.23%,菌落颜色的突变占3.低,不产抱子的突变占0.12%:随机选取867个TF进行西瓜胚根接种法检测致病力,结果862个TF能正常致病,4个TF不引起任何症状,l个TF虽然可以致病,但病害轻微。将这5个致病力丧失(减弱)的TF接种到盆钵西瓜幼苗上,结果均不致病。初步推测,这5个TF的致病相关基因己经被潮霉素抗性基因(如力)及其调控启动子才动口插入而丧失致病能力或致病力显著下降。将这几个突变体分别命名为FocNZ192、F优N2195、F0CN3181、F0CN3280和FOCN3179。
其他文献
学位
余秋雨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化学者,其散文作品多追溯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并将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独具特色.余秋雨先生善于用渊博的历史知识以及文化底蕴将历史展现在读者面
本文以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e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confusum Herbst)为试虫,筛选了瑞香狼
桃蛀果蛾复合体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complex是我国以及东亚地区重要的果树害虫,严重危害苹果、大枣、山楂、桃、杏、李等多种果树的果实。 本研究以杏、桃、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