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价颞下颌关节(TMJ)的三维CT测量分析方法和准确性。2.测量正常人颞下颌关节的三维空间结构关系,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3.探讨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三维空间关系的改变,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分别对4具8侧完整的干燥颅骨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进行实体测量和三维CT测量分析,包括线性测量和角度测量。对直接测量的数据与CT测量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准确性的统计分析。2.选择健康成年人30名,其中男18名、女12名;年龄20~50岁。对双侧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进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闭口位横断面上测量髁状突的前后径、左右径、水平角,关节窝的前后径、关节结节斜度。矢状面测量关节前间隙(0°和60°);关节上间隙(60°和120°);以及关节后间隙(120°和180°)。张口位矢状面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测量髁状突移动度、髁状突旋转角度和Spee曲线,计算Spee曲线的曲率半径R。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0名,其中男17名、女13名;年龄22~45岁。在闭口位和最大张口位分别进行横断位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分别测量髁状突的前后径、左右径,水平角,关节窝的前后径、关节结节斜度,矢状面测量关节间隙,以及髁状突运动范围和Spee曲线的曲率半径R。每个数据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将所得数据资料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干燥颅骨颞下颌关节三维CT测量与实体测量数据配对资料t检验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2.正常人左右颞下颌关节髁状突和关节窝的骨性形态基本对称,矢状位关节前间隙大于后间隙,髁状突位于关节窝的中央略偏后位(P<0.01),颞下颌关节间隙在不同解剖断面和不同层次上都存在差异。正常人TMJ髁状突的移动距离和转动角度两侧对称,并且与张口度呈正相关关系。Spee曲线的曲率(R)左右对称,并且与张口度有低度负相关关系。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大多数骨性结构尚左右对称,但髁状突的水平角左右不对称(0.05>P>0.01)。关节结节后斜面角度明显大于正常人(p<0.01)。关节后间隙明显小于关节前间隙,髁状突不是位于关节窝中央,而是额下颌关节的H维CT测量研究 中文摘要偏后的位置上,明显大于正常人TMJ的踝状突后移(P<0.01)。骸状突的移动度和旋转度左右有显著差异0幻.01人 均小于正常人,而且与张口度有正相关关系。Spee曲线曲率半径R,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of),与张口度也有低度负相关关系。结论:采用的3DCT对颖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测量是可行的、准确的。3DCT可以了解正常人颧下颌关节的三维骨性解剖结构和生物运动变化。在额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提示有TMD病变倾向,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