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长与波动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增长理论成了宏观经济学中新的主题:一方面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试图把增长研究与周期研究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内生增长理论理论的兴起,以增长为主线,把增长与波动的互动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研究。本文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使用SUR估计、VAR模型和谱分析等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吉林省及九个地区经济增长类型和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吉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寻求经济增长得以实现的依靠因素;判断经济增长的结构类型,判断各个时期不同区域的增长类型;通过经济增长因素变化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认识地区经济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程度;最后提出促进吉林省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吉林省资本要素、劳动要素投入量及增长率进行计算,使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及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对数据是否符合经济学模型假设条件进行检验。
第二,基于C—D生产函数经济增长模型,运用SUR模型估计了各地区的要素产出弹性,从而测算出了各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及贡献份额;依据经济增长方式及TFP增长方式的判断标准,对吉林省及各地区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及TFP增长方式进行了判断,发现吉林省各市区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且随时间增长越来越向粗放型增长变化。
第三,利用谱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及各地区GDP增长率、投资增长率、劳动增长率及TFP增长率进行分析,发现吉林省经济运行长波与短期波动都较明显;在VAR模型框架下利用方差分解分析从定量角度认识了GDP增长率、投资增长率、劳动增长率及TFP增长率之间的作用关系。
第四,综合全文分析结果提出针对不同要素及针对各地区的为促进吉林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