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影响开发措施在雨水利用和径流调节方面的作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区域不透水面积迅速增加,大大改变了城市的水循环过程。城市地表形态的变化改变了自然条件下的产汇流机制,导致下渗减少,汇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增大,峰现时间提前,地表径流量增加,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增加。城市水文系统需要以低影响开发模式回归自然的水文循环模式,城市的低影响开发建设不仅能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从源头进行径流调节,减轻城市内涝灾害。  本文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为研究区域,在充分了解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降雨特征、内涝发生状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重点探讨下垫面条件变化对地表产流的影响;其次,为缓解城市化对城市水文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具有的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从源头进行径流调节的特性,探讨在研究区内应用LID措施的可行性,并对典型LID措施的雨水利用与径流调节作用进行定量评价;最后,以研究区开发建设后径流量零增长为控制目标,利用水文模拟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研究区内的不断建设,地表产流越易发生。2000年前研究区处于未建设状态,年径流量相差不大,即年际间的径流量变幅较小;2010年研究区基本建成后,产流量大幅度增加。  (2)研究区内每平方米的屋顶集雨所需的雨水桶容积为0.0398m3;下凹式绿地的滞留量与其下凹深度有关,下凹深度为13.51mm时可滞留两年一遇的降雨深(30.70mm),下凹深度为35.53mm时可滞留十年一遇的降雨深(80.75mm);与设置雨水桶相比,研究区内更适合建设下凹式绿地。  (3)利用SCS-CN模型模拟计算绿色屋顶、渗透性铺设和雨水桶措施对径流量的消减作用,绿色屋顶措施消减的径流深与降雨量有关;渗透性铺设和雨水桶措施消减的径流深与降雨量和有效存储深有关,且径流深与有效存储深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利用下渗曲线法和蓄满产流法模拟计算下凹式绿地对径流量的消减作用,下凹式绿地消减的径流深与降雨量和下凹深度有关,降雨量越小,下凹深度越大,下凹式绿地的径流削减效果越好。  (4)研究区的降雨径流源头控制目标可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80%、85%、90%,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29.0mm、35.4mm、45.9mm。  (5)针对研究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29mm),研究区以径流量零增长为控制目标的低影响开发设计方案为:绿色屋顶面积比为50%、渗透性铺设面积比为70%、下凹式绿地面积比为38%、下凹深度为0.2m,即绿色屋顶面积为0.165km2、渗透性铺设面积为0.581km2、下凹式绿地面积为0.447km2;按照本开发设计方案实施,即通过在研究区进行LID措施的优化配置,低影响开发设计后的径流量是研究区建设前的1.01倍,几乎实现了径流量的零增长。
其他文献
本文对半固态A356铝合金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文章根据同轴圆筒旋转法粘度测量原理自行研制了一台半固态金属流变仪,并通过测量甘油的粘度来检验流变仪的测量精度。在三个不同
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是反应材料特性的重要性能参数,而真应力-应变曲线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规律的真实反映,是确定材料真实破坏强度和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重要依据。传统
3月24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赵爱明同志到北京东四办公区对直管协会进行调研,看望行业协会职工,听取疫情防控工作和行业复工复产情况汇报.国资委协会党建局肖
期刊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已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行业中,但由于其和塑料主体间的结合方式并非化学键,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释放出来,最终进入自然环境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寻求高效快速处理DMP废水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协同钨酸铋催化技术降解DMP废水,并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钨酸铋催化剂,并通过XRD、SEM、TEM、XRF和UV-Vis等手段对制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