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是一种具有适应性和动力性的常见且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类自发的和对外界的一种反应,可以帮助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快速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情绪成为心理学上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情绪自身的复杂性,使得主试如何诱发出有效且稳定的情绪产生了一定的难度。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情绪诱发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外部诱发,其中包含视觉刺激,例如文字、图片;听觉刺激,例如音乐;试听结合刺激,例如电影。二是个体情绪内部诱发,其中包含回忆/想象诱发法和想象诱发法。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回忆/想象诱发必须是个体亲身经历过的事件,而想象诱发可以是个体没有经历过的事件。综上所述,本研究在音乐诱发法的基础上与想象诱发法相结合,综合影响音乐情绪诱发个体因素中的音乐经验和创造性倾向,探讨想象对大学生音乐情绪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包含一项预实验和两项正式实验。预实验的主要目的为音乐材料的初选与评定。本研究者和一名钢琴专业的研究生共同从《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选》里进行了音乐材料的初选工作,首先剔除了一些非描述性标题的作品和描述性文字指向性不明确的作品,以避免正式实验中被试所描写的想象内容与音乐本身所表达的内容无法进行对比。其次,对其长度、格式和一些基本参数进行控制。通过QQ群招募被试对音乐情绪类型进行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删除不符合要求的音乐材料,最终选取6首音乐材料进入正式实验。实验一采用2(想象:有提示想象、无提示想象)*2(专业:音乐专业、非音乐专业)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有无提示想象和有无音乐经验均为被试间自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对音乐情绪的识别与体验,正确率和强度为因变量指标。主要探讨想象、音乐经验对大学生音乐情绪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想象对大学生音乐情绪主效应显著,个体在有提示想象的条件下对于音乐情绪识别和体验的正确率和强度更为显著。而音乐经验在本研究条件下对大学生音乐情绪主效应并不显著。实验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想象类型(有标题引导想象,没有标题引导想象),因变量为被试对音乐情绪的识别与体验,正确率和强度为因变量指标。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有无标题引导想象对大学生音乐情绪的影响,以及个体的创造性倾向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倾向测量工具为《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该量表有四种维度: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本量表共50道题,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四项,测验后可得四种分数,加上创造性总分可得五项分数。实验结果表明:有标题引导的想象对于个体音乐情绪识别和体验正确率方面影响突出,但在音乐情绪识别和体验的强度上不具有优势。创造性倾向中的创造性、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这五个因素与音乐情绪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极低。本研究结论如下:1.在情绪诱发中,采用音乐和想象相结合的情绪诱发方式要比单独的音乐诱发效果更为显著。在有关情绪诱发的研究中,可尝试采用组合诱发方式诱发出稳定有效的情绪,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2.想象是影响个体音乐情绪识别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条件。个体在有提示想象的条件下对于音乐情绪识别和体验的正确率和强度更为显著。有标题引导的想象对于个体音乐情绪识别和体验正确率方面影响突出,但在音乐情绪识别和体验的强度上不具有优势。3.音乐经验和创造性倾向在本研究的条件下对大学生音乐情绪的影响并不显著。有音乐经验的大学生对于音乐情绪体验强度方面更具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突出。创造性倾向中的创造性、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这五个因素与音乐情绪之间的相关系数极低。通过对这两个个体因素的控制,发现大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对于音乐情绪的识别和体验并不依赖于音乐经验和创造性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