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足球是在高速度、强对抗的条件下完成的,各队在注重防守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有效的进攻策略。不同的球队具有不同的打法风格,在比赛中,面对不同的对手,教练员会根据自身球员特点采取不同的进攻手段。打法风格的迥异必然会造成比赛中某些数据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足球比赛存在一定的制胜规律,寻找并利用规律对比赛胜负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对2016赛季中甲联赛客场胜率前三名球队共计45场客场比赛的进攻情况进行研究,通过统计与研究得出:1、前三名球队在射门模式统计中,定位球、短传、突破、传中所占射门模式比例最高。罚球区前,高成功率的连续短传配合、个人突破后射门、边路良好的传中落点都可以形成有效射门。同时,1、2区是进球最多区域,进球时间段主要集中在31-45min+、61-75min、76-90+min。2、前三名球队在中前场传球成功率较高,但进攻三区传球成功数对比赛胜负无直接影响,而向前传球、直塞球成功数与客场比赛胜负显著相关。在中前场向进攻方向的传球成功率比横向、回传球对比赛胜负影响程度更大。3、前三名球队在中场中路进攻上,中边转移、中长传防守空档、短直斜传向前场推进次数运用比例最高,前三名球队打法有所不同,但进攻手段运用比例相近。同时中长传防守空档推进成功数对长传打法球队客场胜负有显著影响,短直斜传成功数与传控球打法球队胜负有显著相关性。4、前三名球队在中场边路进攻上,均以向前场同侧边路中长传为主,同侧边路中长传成功数在以地面传控为主的青岛队比赛胜负上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天津队、贵州队无显著相关性。5、前三名球队在前场中路进攻手段运用上,采取短直斜传突破防线次数最多,个人运球突破次之,而二过一突破不是主要手段。各球队应加强前场中路小范围短直斜传配合,尤其以地面传控打法为主球队,短直斜传突破成功数与比赛胜负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应优先选择小组配合,其次“单打独斗”。6、前场边路进攻手段运用上,前三名球队个人突破传中运用比例最多,其次是45度或大于45度传中和边路内切传射,后套下底传中和二过一配合传射次数运用较少。三支球队个人突破传中和内切突破传射成功数均与比赛胜负具有相关性,说明在前场边路这是客场成绩较好球队威胁球门的最有效进攻手段。7、前三名球队中前场获得的任意球、角球数量较多,前场任意球主要以直接射门和传球为主,角球以传入罚球区和短角球配合为主。但两种定位球进攻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变化,促使形成有威胁的射门较少,导致进球转化率较低。8、中长传打法为主的球队(天津、贵州),在面对强队时强调快速通过中场,打法简单、实用,不过分追求控球权,面对弱队时,注重短传配合,强调对于比赛的控制,以传控打法为主的球队(青岛)面对弱队时强调对于比赛的控制,面对强队时会利用球员个人能力创造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