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砂岩油藏渗吸规律及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amor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裂改造是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储层经过压裂后由单一孔隙介质系统转变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系统,渗吸驱油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即水在毛细管力作用下从裂缝进入含油的基质岩块中,然后通过油水置换将基质岩块中的原油驱替出来,“驱油型”压裂液应运而生。因此,在降低滞留伤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滞留压裂液的渗吸驱油作用,对增加压裂后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模型推导及室内实验两方面研究了渗吸过程油水的分布变化及渗吸采收率的影响因素与规律。首先建立简单到复杂的毛管模型,通过计算及COMSOL软件模拟,进行渗吸机理及影响规律研究。其次通过开展自发渗吸实验研究界面张力、渗透率、原油粘度及矿化度对渗吸效果的影响。最后结合较先进的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研究渗吸及驱替过程中流体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静态渗吸与动态驱替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出驱替过程中渗吸对驱替采收率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渗吸过程主要是小孔道内的油水置换,水进入小孔道将油置换到大孔道中。渗吸速度随毛管半径的减小和界面张力的增大而增大。(2)存在最佳界面张力使得渗吸采收率最高,且采收率随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随原油粘度的减小而增加,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3)渗吸至不同时间的T2弛豫时间谱呈双峰,左峰明显高于右峰。在渗吸作用下,小孔隙内的油提供了主要采出程度贡献,平均占采出程度的63%;渗吸采出程度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但渗吸速度逐渐减小。(4)静态渗吸的普遍特征是小孔隙渗吸采出油量所占比例高于中大孔隙,但驱替特征则与岩石孔隙结构相关;渗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驱替则是一个较快的过程,且驱替效果明显优于渗吸效果,但渗吸对驱替采收率的贡献高达40%,渗吸作用不容忽略。
其他文献
"基于设计的学习"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基于设计的学习"提出以任务作品设计为媒介,强调以学习共同体参与到具有挑战性的真实的任务作品中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标准曲线法对YG系列硬质合金刀具酸蚀后浸蚀溶液中的Co浓度进行了定量测试;采用洛氏硬度(HRC)计跟踪测试了不同酸蚀时间后刀具硬度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作为诊断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及基础研究,其较低的辐射量、较高的图像质量,以及独特的三维重建功能令其在牙周病学研
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辅助单体,分别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40(CA897)作乳化剂,在SiO2存在下用常规乳液聚合合成了PMMA/SiO2复合微球。在阴离子乳化剂体系中,通过改
阮籍《咏怀诗》(其十七)写诗人在一个无人的世界里寻觅"亲友"而不得,实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孤独、欲求抚慰而终不可得的认识。
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教会文化之间文化精神传承认识逐步深入,研究者们开始以更加客观而且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莎剧,尤其是开始关注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的关
<正>当前,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参与解决全球问题能力提升,但却遭到少数一些国家的曲解和误读,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加强政府外交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在促进交流、消除误解、加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动员造血干细胞时对健康供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活化信号(CD4+CD28+,CD8+CD28+)、活化T细胞(CD4+CD25low)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
法兰克福学派的总体性批判建立在否定的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之上,把发达资本主义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集中批判了后工业社会对人的整体压抑与绝对控制,并提出了反抗这种新控
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材主要应用在在房地产、汽车、造船、机械制造、家电等行业,其产业链之长和涉及面之广是不言而喻